">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余一君 吳靚)“我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今后一定引以為戒,遵紀守法,以實際行動帶動身邊人,保護環境。”近日,在廣水徐家河水庫,一場非法捕撈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增殖放流活動順利開展,案件當事人尚某某等4人“以身說法”。
現場,4名非法捕撈水產品案當事人向水庫投放淡水魚魚苗100斤、1400余尾,魚苗費用全部來自4名涉案人員自愿繳納的生態補償金,魚苗采購于本地水產市場,能有效修復魚群數量,凈化水質。
據悉,這是廣水市檢察院開展的首次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增殖放流活動。此前公安機關向廣水市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一批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在長江流域“十年禁漁”期內,4名涉案人員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在禁漁區采取國家明令禁止的漁具進行非法捕撈魚類,行為均已構成非法捕撈水產品罪。
經審查,該批案件中的涉案人員捕撈數量較少、對生態環境的損害程度相對較輕,且自愿認罪認罰,廣水市檢察院擬對4名涉案人員從寬處理,為保證案件辦理公平公正,該院舉行了聽證會。聽證會上,檢察官介紹了基本案情,圍繞禁漁期捕魚的危害性、對水生資源造成的損害程度、當事人是否愿意承擔賠償生態環境的損失、是否進行增殖放流等問題展開聽證。聽證員圍繞該案的事實、證據、相關法律依據及生態修復方案開展評議,并同意該院提出由當事人“購買魚苗、增殖放流、修復生態”的處理意見。隨即,該院啟動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程序,由4名涉案人員購買魚苗在徐家河水庫增殖放流,實現“公益訴訟禁之于漁,增殖放流還之以魚”,引導當事人履行生態修復義務,讓“捕魚人”變“補魚人”。
下一步,廣水市檢察院將繼續認真履職盡責,不斷加大公益訴訟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的監督能力,攜手相關部門,持續加強對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司法監督與宣傳力度,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守護好綠水青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