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女足世界杯1/8決賽,中國隊以0:2不敵意大利隊,無緣八強。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26日電(王禹)北京時間26日凌晨,2019女足世界杯結束了1/8決賽的爭奪。隨著中國女足和日本女足的落敗,亞洲球隊至此全部淘汰出局,歐美爭霸“唱響”女足世界杯的主旋律。
憑借彭詩夢的九次撲救,中國女足在小組賽最后一場逼平西班牙,以“成績最好的小組第三”的身份踉蹌闖入淘汰賽。然而女足姑娘卻未能再進一步,意大利女足的兩粒進球讓她們參賽即晉級八強的記錄戛然而止。
三個小時后,從雷恩公園球場卻也傳來日本女足被荷蘭女足淘汰出局的消息。至此,女足世界杯八強全部誕生,除了老牌勁旅美國隊,共有7支歐洲球隊入圍,亞洲足球在此刻無奈只能落寞離場。

日本隊也被荷蘭淘汰出局。(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事實上,歐洲球隊的統治力在小組賽階段就展露無遺。9支歐洲球隊共交出19勝2平6負的成績單(含3場內戰)。除蘇格蘭女足折戟小組賽外,有8支歐洲球隊小組出線,占據16強的半壁江山。
類似的一幕也曾發生在去年的男足世界杯中,當時法國、比利時、克羅地亞和英格蘭躋身四強,世界杯徹底淪為“歐洲杯”。誠然,這與兩屆賽事均在歐洲舉辦不無關系,但歐洲女足的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
本屆世界杯,主教練賈秀全不止一次談到如今中國女足與足壇頂尖強隊存在較大差距。依靠“鏗鏘玫瑰”的底蘊尚且稍顯落魄,小組賽三連敗未能出線的韓國隊和泰國隊更加難以與其抗衡。

3奪世界杯的美國隊依然處在一流球隊行列。(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十年前,6屆世界足球小姐得主瑪塔領銜的巴西女足正值巔峰,成為無冕之王。歷經沉浮后33歲的瑪塔、41歲的弗爾米和34歲的克里斯蒂安至今仍在陣中,但桑巴軍團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球隊止步16強后,瑪塔賽后感嘆老將不可能一直留在隊中,并呼喚隊員們要更有欲望的演講讓人感同身受,但依然難以改變她們已經與冠軍漸行漸遠的事實。
以往世界女子足壇的競爭格局更多是歐美亞“三足鼎立”。三奪世界杯冠軍的美國豎旗稱王,挪威、德國兩支歐洲勁旅也先后捧杯,1999年惜奪亞軍的中國和近兩屆世界杯均殺入決賽并成功捧杯的日本也曾為亞洲女足代言。

德國為首的歐美力量合力挑戰美國女足。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可隨著歐洲軍團的集體崛起,歐美爭霸將其取而代之的趨勢愈發明顯。亞洲球隊日漸式微,非洲球隊也紛紛折戟,如今看來,當下的女足世界杯已經成為德國、法國為首的歐美力量合力挑戰美國女足的格局。
歐洲女足為何崛起?稍加探索不難發現,諸如西班牙、荷蘭等歐洲新興勢力崛起的背后,總離不開職業化的轉型和資本力量的注入。如今,歐洲豪門俱樂部大多都有女隊,設置聯賽的同時完全和男足訓練比賽接軌。
10年前,西班牙國內的職業男足俱樂部建立女隊,將處于業余狀態的女足納入職業化版圖。一流的設施、發展機會、高水平指導,再加上職業足球聯盟的介入,讓西班牙在第二次世界杯之旅中實現彎道超車。
此外,法國、英格蘭都早已建立自己的女足聯賽,并在聯盟中進行強有力的投資,這吸引了一大批世界頂尖球員的加盟。里昂隊近年來在歐洲女子足壇的強勢,就是自上而下精心培育的最好示范。
相較之下,中國女足則在二十年間從爭冠勁旅逐漸退步至二流球隊。缺乏資金支持、聯賽水平低且根基不穩定、人才培養通道閉塞導致選材面越來越窄,不少球隊的下滑軌跡大致相同。
亞洲球隊首次無緣女足世界杯八強的結果無比沉痛,改變現狀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一屆賽事的失敗不代表永恒的失敗,結束亦是新的開始,期待中國女足有朝一日可以帶領亞洲足球重回巔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