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凡到過鄂州的人,只知西山之靈秀,梁子湖之恬美,而對位于城東沙窩鄉境內麻羊垴,卻知之甚少。麻羊垴原名天平山,高不過200余米,廣不過方圓10余公里,與名山大川相比微不足道。傳說上古時期這里是一片澤國,忽一日,一山自水中出,形似天平,故名天平山。此后,這里成為人文鼎盛之地。漢靈帝劉宏到此游覽,夢石佛顯靈,遂命人在山頂修建石佛寺。此寺翠竹環繞,清泉潺潺,碧瓦飛檐,巍峨莊嚴,四季香客不斷。黃巢率義軍與官兵激戰天平山,官兵困守石佛寺,濃香密霧籠罩山頭,義軍屢攻不下,故改名云蓋寺。傳說宋代地理學家沈括慕名前來考證,遇一麻羊和白羊,遂攜之為伴,人山頭,忽不見二羊,尋之,在南山發現白羊,不斷朝天平山哀鳴,故知麻羊已遁人天平山修仙,遂將天平山改名為麻羊垴。從此,麻羊垴名氣大盛。然而,真正使麻羊垴更富傳奇色彩的是新四軍和革命群眾在這里用鮮血和生命書寫的抗日斗爭史。

“鄂南抗日根據地指揮中心舊址”位于沙窩鄉麻羊垴。1942年5月,為了支援華中、華南抗日戰場,牽制日軍,新四軍五師根據新四軍軍部指示,命令十四旅渡 過長江,挺進鄂南,創建鄂南抗日游擊根據地。1943年4月,中共鄂南縣委和鄂南指揮部機關駐地設在麻羊垴。

由于麻羊垴的特殊地理條件,它不僅成為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黨開辟鄂南的前哨陣地和向華南挺進的后方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