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拉薩5月25日電 (張偉 何蓬磊)“作為第一本當代西藏系統的社會科學調查報告,《拉薩市農牧區民生發展調查報告(2017)》(簡稱“報告”)開啟了西藏民生研究科學化進程,為研究當代西藏民生發展確立了分析框架和科學數據支持。”24日晚在拉薩舉行的西藏大學珠峰研究院系列研究成果出版發布會上,西藏大學校長紀建洲如是說。

資料圖:拉薩古寺。 江飛波 攝
該報告是西藏農牧區民生發展首次大型入戶調查的階段性成果,按照隨機抽樣原則,共抽取拉薩62個村,746戶,覆蓋2833人的有效家庭樣本,包含居民生活、公共服務、公共安全、生態文明四個維度,情景式展現了拉薩市農牧區民生的現實狀況與發展變化。
該報告作者之一、西藏大學副校長楊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6年他作為援藏干部入藏工作時發現,西藏的當代社會科學研究缺乏科學方法、完備數據和團隊協作,難以對國家和西藏當下的發展需求提出科學建議。
為推動西藏社會科學研究現代化,同時服務地方的經濟發展,在各方支持下組建成立了西藏大學珠峰研究院。楊丹帶領相關團隊從民生調查開始,記錄下了教育、鄉村振興、高原醫學等西藏發展的方方面面,這份報告就是建立當代西藏社會科學數據庫的開始。
“本次調查具有濃厚的青藏高原特色,指標設計、調查對象、調查區域、調查結果都充滿了濃濃的‘酥油味’‘糌粑味’。”楊丹表示,針對西藏社會經濟發展,增加了農牧區的普惠金融發展、牦牛與民生、健康與飲用水安全等專題研究,以期提供全面系統認識西藏的分析框架。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在為該報告所作的序中說,拉薩市農牧區民生調查是具有“世界平面的廣度、中國本土深度和西藏未來高度”的重要研究,這樣的民生發展研究應該逐步擴展到西藏全區、青川滇甘四省藏區,乃至中國周邊尼泊爾、印度等國家,建成青藏高原民生發展問題的動態面板數據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