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將調解室放在庭外的“勸和軒”,讓當事人心平氣和接受調解。(視界網 安法萱 攝)
湖北日報訊(全媒記者 趙峰 通訊員 祝志剛 徐敏勢)不兩立的小兩口,要求法院判決離婚。法官將他們帶至當初一見鐘情的董永公園調解,小兩口最終流著眼淚和好;沒有經濟來源的老人將兩個兒子告上法庭,法官將母子三人帶到“二十四孝”宣傳廊,一番情法交融的規勸之后,兒子從法官手中接過母親輪椅手柄。
常言道:清官難斷家務事。在安陸,就有這樣一支專門針對家務糾紛的審判團隊——安陸法院城區法庭家事審判團隊。
自2017年作為全省家事審判改革試點以來,該團隊受理家事案件2206件,取得了零改判、零發回、零信訪的成績,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被省婦聯授予“三八紅旗集體”,被省高院榮記集體二等功。
五朵金花扛起試點重任
提起離婚官司,家事審判團隊審判長陳凌君說:“以前,能調解的調解,不能調解的,按照相關法律判決。現在,首先給雙方當事人不超過6個月的‘婚姻冷靜期’,然后調解、疏導、教育,如果確實無法調解就進行法律判決,判決后還要定期回訪。”
變化始于2017年全省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安陸市法院作為試點基層法院之一,將家事案件從民事審判格局中剝離出來,成立規范化、專業化的審判團隊,共有3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和1名書記員,皆為女性。
雖說是“五朵金花”,改革的力度卻不讓須眉。
在她們爭取下,安陸市成立了由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綜治辦、市婦聯等11個部門領導組成的全市家事糾紛聯合化解機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在全市16個鄉鎮辦事處建立院、庭、室、點、員“五位一體”訴訟服務網絡;建立“輪流撫養、離婚冷靜期、案件跟蹤回訪”等9項新制度;在市民政局婚姻登記中心設立“心緣工作室”、在市民政救助站設立“婦女兒童庇護所”、在市公安局建立“反家暴預警平臺”……
陳凌君表示,這一系列改革實現了從單純關注當事雙方權益向關注子女、家庭、社會利益轉變,從一元裁判向家事糾紛綜合性、多元化解決轉變。
讓法律變得有溫度
習以為常的方桌變成圓桌,針鋒相對的“原告”“被告”席位牌換成“丈夫”“妻子”或“爸爸/媽媽”“女兒/兒子”,墻壁上掛著“家和萬事興”的十字繡……這是安陸城區法庭調解室的擺設。“時代在發展,司法理念也在變化,特別是家事審判,不僅要依法判決,還要承擔修復、救治的責任。”陳凌君說。
2018年,安陸市城區的陳某與黃某夫妻感情破裂對簿公堂。陳凌君說,這樣的案子判決很簡單,但如何最大限度保護年僅1歲的孩子利益是難點。她針對撫養權問題深入走訪鄰居、親友,最終判決雙方輪流撫養——先由陳某撫養2年,然后再由黃某撫養2年,一直到孩子年滿18歲為止。
這個案子在陳凌君的職業生涯中創下多個“第一”:第一次判決輪流撫養,第一次啟動婚姻冷靜期,第一次出臺人身保護令,第一次出具法官寄語,第一次利用心理干預疏導當事人的情緒,第一次回訪已判決案件當事人……
2019年春節,陳凌君率領團隊回訪另一位被判“輪流撫養”的當事人安陸市楊嶺鎮汪某,恰逢前夫徐某帶著孩子來到家中。徐某說:“法官們跟我說了,做不成夫妻,還可以做朋友,何況孩子也想媽媽了。”汪某抱著孩子激動地說:“感謝法官、感謝法院,為我們一家的事情,多次來回奔波。”
安陸法院院長陳志堅表示,啟動試點改革以來,法官的工作量明顯增大、對業務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但能得到當事人的認可和支持,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還需多部門聯勤聯動
2017年,安陸市洑水鎮三陂村張老漢將6個子女告上法庭,理由是沒有盡到贍養義務。受理案件后,陳凌君將法律文書先后送達5個子女,長女張某由于長期在外打工,導致法律文書無法送達。
一籌莫展之際,一位鎮里的家事調查員告訴陳凌君,張某女兒剛剛生產,住在鎮衛生院附近的某小區。在家事調查員的指引下,陳凌君最終通過張某女婿郭某,將法律文書送達至張某手中,案件如期審結。“這樣的調查員真難得,但是太少了。”陳凌君感嘆。
按照全市家事糾紛聯合化解機制,截至目前,全市共選聘家事調解員264名、家事調查員374名,建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家事糾紛聯合化解網絡。
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第一,這些調解員和調查員法律知識和法律工作經驗尚顯欠缺,無法將情與法辯證統一;第二,由于調解或調查工作無法收費,純屬志愿、奉獻,導致部分人員的工作主動性、積極性不高。”她說。
陳凌君建議,多部門聯動,對調解員、調查員進行集中培訓和學習;每年評比調解能手、調解標兵等,并給予一定物質獎勵;另外通過新聞宣傳,為家事審判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