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該去哪兒?
厭倦了景區“人從眾”
美麗祖國還有許多地方符合你對詩和遠方的要求
放下手中的工作
拾起輕松的心情
帶上家人,叫上好友
一起擁抱燦爛風光吧

這是5月2日拍攝的上海楓涇古鎮風光。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5月2日,游人在江蘇省揚州市淥洋湖濕地公園中游覽。新華社發(孟德龍 攝)

5月2日,游人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游玩(無人機拍攝)。新華社發(楊敏 攝)

5月2日,游人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三峽竹海生態景區玻璃天橋上游玩。新華社發(王罡 攝)

5月2日,游人在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雨花谷景區賞花游覽(無人機拍攝)。新華社發(王愛軍 攝)

5月1日,游人乘竹筏在福建武夷山九曲溪游覽。新華社發(陳穎 攝)

5月1日,游客在浙江紹興東湖景區乘船游玩。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5月1日,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花孖村,游客們在山上賞杜鵑花。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5月1日,游人在江蘇省揚州市寶應湖國家濕地公園游玩。新華社發(沈冬兵 攝)

這是5月1日在貴州省從江縣拍攝的加榜梯田美景。新華社發(羅京來 攝)

5月1日,游客在北京世園會天田山游玩。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5月1日,游客在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下保村鄉村文化旅游節上體驗插秧(無人機拍攝)。新華社發(趙春亮 攝)

5月1日晚,湖南長沙橘子洲的焰火與長沙城區的杜甫江閣交相輝映。新華社發(陳澤國 攝)

4月30日,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小七孔景區風光。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這是4月28日在湖北省宣恩縣彭家寨拍攝的修繕后的古吊腳樓。彭家寨古吊腳樓群是鄂西山區保存最完好的土家族民居群落之一,被列入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華社發(宋文 攝)

4月25日,游客在貴州省丹寨縣龍泉山景區觀賞映山紅(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4月25日,游客在湖北省麻城市龜峰山杜鵑花海中游玩(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這是4月22日在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火石子村用無人機拍攝的地洞河天坑。位于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的地洞河天坑,是禪家巖天坑群中規模最大的一處天坑,坑內分布有石鐘乳、石筍,具有極高的地質研究價值。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這是位于貴德縣尕讓鄉松巴村附近的丹霞地貌(4月16日無人機拍攝)。地處黃河上游河段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是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黃河水流經于此,大河兩岸壯美雄渾,碧水丹山相映成畫,有著“天下黃河貴德清”的美譽。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 攝

安徽省岳西縣天峽風景區內的杜鵑花競相綻放(4月12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瀕臨渠江的淶灘古鎮(4月11日無人機拍攝)。位于重慶市合川區的淶灘古鎮始建于宋代,三面懸崖峭壁,一面渠江流淌,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古鎮、首批“中國最美的村鎮”。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這是青海湖二郎劍景區一角(4月11日無人機拍攝)。隨著天氣轉暖,“沉睡”中的青海湖在春風吹拂下逐漸掀開了冰雪“薄紗”,形成壯美的開湖景觀。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 攝

云海逐漸消散時的墨脫縣風光(4月9日攝,拼接照片)。4月9日清晨,從雅魯藏布江峽谷涌起的云海將墨脫縣籠罩,宛若仙境。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拉魯濕地是水鳥棲息的樂園(4月7日攝)。位于拉薩市西北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拉魯濕地海拔3645米,濕地保護面積12.2平方公里,被譽為“拉薩之肺”。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這是雄安新區白洋淀(3月31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3月31日無人機拍攝的上九山村景色。山東省鄒城市石墻鎮上九山村始建于宋代,是一座依山而建的石頭村,有明清建筑風格的古民居300余套,古樸傳統的村貌吸引眾多游客。新華社記者 王凱 攝

3月30日,湖州市南潯鎮水鄉婚俗表演船隊行進在古河道上。地處太湖南岸的南潯鎮所產“輯里絲”馳名中外,當地的水鄉風貌和園林宅院,吸引眾多海內外游客觀光游覽。新華社記者 譚進 攝

這是3月26日無人機拍攝的江西省婺源縣篁嶺景區的油菜花田。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最后要提醒大家
欣賞美景的同時
一定要留心安全
享受平安快樂的“五一”假期

5月2日,小朋友在天津市薊州區漁陽鎮西井峪村游玩。新華社記者 馬平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