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年紀不大,是“最小的”一批兒童,卻經常讓爸爸媽媽“頭大”。

我還不滿3歲,沒到去幼兒園的年紀,沒有自理能力,還特別能折騰。家里需要有專人看管我,可能是爸爸媽媽,也經常麻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你知道嗎?
我在全國還有5000萬個“小”伙伴,他們的爸爸媽媽也都面臨著相同的“幸?!?。
對,這個“幸?!本褪恰皼]人帶孩子”。

六一兒童節,有人,給我和我5000萬個“小”伙伴準備了一份禮物,一份超級大的快遞送到了我家。
非 常 大 !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
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更好“幼有所育”了。
(按理說是給我們的禮物,但總感覺有哪里不對,但又說不粗來。)

《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政策法規體系和標準規范體系初步建立,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
到2025年,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政策法規體系和標準規范體系將基本健全,多元化、多樣化、覆蓋城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嬰幼兒照護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指導意見》還確立了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4條基本原則,即:家庭為主,托育補充;政策引導,普惠優先;安全健康,科學規范;屬地管理,分類指導。
家庭照護嬰幼兒得到政策保障
《指導意見》提出,全面落實產假政策,鼓勵用人單位采取靈活安排工作時間等積極措施;支持脫產照護嬰幼兒的父母重返工作崗位,并為其提供信息服務、就業指導和職業技能培訓;鼓勵地方政府探索試行與嬰幼兒照護服務配套銜接的育兒假、產休假。
“單位托管”模式更加普及
《指導意見》支持用人單位以單獨或聯合相關單位共同舉辦的方式,在工作場所為職工提供福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有條件的可向附近居民開放。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托班,招收2至3歲的幼兒。

“社區托管”提供多樣化服務
《指導意見》提出,居住區要規劃、建設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及配套安全設施。鼓勵通過市場化方式,采取公辦民營、民辦公助等多種方式,在就業人群密集的產業聚集區域和用人單位完善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依托社區提供嬰幼兒照護服務。各類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可根據家庭的實際需求,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多樣化的嬰幼兒照護服務。

就在剛剛,國務院常務會決定加大對托幼等社區家庭服務業的稅費政策優惠。
從今年6月1日到2025年底,對提供社區養老、托育、家政相關服務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并減按90%計入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對承受或提供房產、土地用于上述服務的,免征契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不動產登記費等6項收費。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在“十四五”規劃編制中充分體現《指導意見》的精神和要求,推動嬰幼兒照護服務納入相關的重點專項規劃,指導地方各級政府將服務設施和場地建設布局納入相關規劃。
“我們”成長得更好,是大人們最大的心愿。
“我們”的需求事關千家萬戶,關系到國家的民生和未來。
相信隨著政策的落實,將為“我們”的健康快樂成長搭建起更廣闊美好的平臺!
最后,祝全國的小朋友們六一兒童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