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6日,茶農在保康縣黃堡鎮大樹埡村生態茶園采摘茶葉。截至2019年底,保康縣茶園面積達15.5萬畝,茶農逾3萬人,年產值6.2億元,茶產業成為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視界網 楊韜 攝)

4月13日,通城縣沙堆鎮石沖村扶貧車間,貧困戶在生產葛根面條。據統計,去年以來,通城縣已新建、改建扶貧車間51個,涉及服裝、電子、農副產品等10多個行業,解決了1200多戶貧困戶和非貧困戶的就業問題,實現600余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視界網 劉建平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瓊瑤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全面小康最大的短板在“三農”,“三農”最大的短板在脫貧攻堅。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省脫貧攻堅和“三農”發展帶來極大的困難和挑戰。
如何克服疫情影響,攻克脫貧攻堅最后堡壘?農業農村工作如何抓實抓細?4月16日召開的全省脫貧攻堅農業農村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進行了部署。
曬曬2019年成績單
脫貧攻堅
●37個貧困縣即將實現整體脫貧“摘帽”,482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從14.4%降至0.14%。
●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3年的7266元增加到2019年的12911元,年均增長10.06%。
●我省連續4年在扶貧成效考核中被評為“綜合評價好”的省份。
“三農”發展
●糧食產量達到545億斤,連續7年穩定在500億斤以上。
●全年生豬出欄3189萬頭,凈調出975萬頭,較常年增長近一倍,創歷史新高,由全國第五位上升為第一位。
●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突破10萬家,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收入達1.2萬億元,8個荊楚名優農產品品牌廣告登陸央視黃金時段。
●鄂北水資源配置一期建成通水,水利補短板三年任務基本完成。
●全省20戶規模以上自然村公路全部硬化。
●對標對表浙江“千萬工程”,出臺《美麗鄉村建設決定》《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美麗鄉村建設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
看看今年怎么干
脫貧攻堅
●聚焦剩余5.8萬貧困人口,對剩余貧困人口較多、鞏固脫貧成果任務較重、疫情影響較大的11個縣、454個村開展重點攻堅,全力以赴啃下最后的硬骨頭。
●加大產業扶貧獎補力度,力爭新發放扶貧小額信貸60億元。
●通過“國家扶貧832平臺”“中國社會扶貧網湖北特色館”和各大電商平臺,推銷貧困地區農產品。
●落實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和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的問題,6月起,對34個縣、10776個行政村開展脫貧攻堅普查。
●開展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落實“應兜盡兜”兜底保障政策。
●對5.8萬戶、17.3萬易返貧易致貧人口的動態監測,及時納入救助幫扶,防止因疫返貧、因疫致貧。
●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原有政策穩定,駐村工作隊不能撤。
●建立一個大數據平臺,實現信息對接、信息整合、信息共享。
“三農”發展
●今年水稻面積穩定在3400萬畝以上、產量穩定在370億斤左右。
●改種增加80萬畝“中稻+再生稻”,持續推進500萬畝再生稻區、600萬畝特色功能稻區、700萬畝稻漁綜合種養區建設。
●完成34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
●生豬生產和豬肉儲備目標,納入鄉村振興考核。
●6月底前,完成美麗鄉村建設縣域村莊布局規劃,每縣推薦10種以上建房圖集供農民選用。
●完成83.6萬戶農村戶廁、5992座農村公廁的改建任務,16個一類縣農村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到90%、二類縣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以上。
●啟動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計劃,農村污水治理率達到60%以上。
●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處置體系全覆蓋。
關鍵詞
就業扶持 問題整改 兜底保障
一鼓作氣決勝脫貧攻堅
“脫貧路上,決不落下一戶一人!”這是省委、省政府向黨中央立下的“軍令狀”,向全省人民做出的鄭重承諾。
湖北貧困面較大,大別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4個片區等地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一直是擺在我省面前的一道歷史性課題。
時間記錄了湖北脫貧攻堅不斷取得的成績。我省37個貧困縣即將實現整體脫貧“摘帽”,482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從14.4%降至0.14%,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3年的7266元增加到2019年的12911元,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得到解決,荊楚大地朝著實現全面小康邁出了堅實步伐。
走進2020年,脫貧攻堅進入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觸手可及,到了向貧困 “最后的堡壘”發起總攻的時刻。
“一鼓作氣決勝脫貧攻堅,需要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響。”省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先后下發的“穩就業25條”“脫貧攻堅15條”,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就業,對貧困勞動力托底安置,加快減貧市場主體復產復工。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全省將進一步加大產業扶貧獎補力度,力爭新發放扶貧小額信貸60億元。助力產銷對接,通過“國家扶貧832平臺”“中國社會扶貧網湖北特色館”和各大電商平臺,推銷貧困地區農產品。
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和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的問題,直指我們工作的薄弱環節,抓好整改是做好今年脫貧工作的重要抓手。我省明確:“回頭看”反饋的3類8項17個具體問題,要落實90條整改措施,5月底前完成。國家脫貧成效考核指出的6類、29個具體問題,要落實89條整改措施,6月下旬完成。從6月起,對34個縣、10776個行政村開展脫貧攻堅普查,8月中旬完成現場調查。
今年全省將扎實開展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以5.8萬存量貧困人口為重點,全面落實“應兜盡兜”兜底保障政策。對5.8萬戶、17.3萬易返貧易致貧人口的動態監測,及時納入救助幫扶,防止因疫返貧、因疫致貧。
脫貧攻堅越往后,難度越大。在省級黨委政府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我省連續4年被評為“綜合評價好”的省份,今年,全省將以爭取五連冠來倒逼脫貧攻堅工作再上新臺階。
關鍵詞
保恢復 強防控
政策激勵恢復生豬產能
豬糧安天下。老百姓餐桌上豬肉消費占肉食品消費的70%,全面小康不能吃肉難、吃肉貴。
湖北是全國生豬凈調出省,去年以來,在中央財政前期對我省38個生豬養殖大縣進行直接支持的基礎上,我省已拿出4.2億元財政資金,對所有縣市包括一些非畜牧大縣也進行了支持。
政策激勵,生豬產能恢復向好。全年生豬出欄3189萬頭,凈調出975萬頭,較常年增長近一倍,創歷史新高,由全國第五位上升為第一位。
“把生豬穩產保供與糧食生產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實現年內生豬產能基本恢復或接近正常年份水平。”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了提升產能,我省嚴格執行生豬生產和豬肉儲備考核制度,對2019年目標完成情況,在即將開展的鄉村振興考核中嚴格兌現獎懲。
對今年生豬生產和豬肉儲備目標,繼續分解到市州,納入鄉村振興考核。實行非洲豬瘟防控日報制,對生豬生產和價格及時跟蹤進度。
關鍵時刻,國務院出臺了恢復生豬生產的17條政策措施,省政府也配套出臺17條政策措施,推動養殖用地、環保、信貸、良種補貼等支持政策落實到場到戶。對大型養殖企業32個改擴建項目,省一級落實包保聯系人,市縣兩級落實服務專班,定期進行調度,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盡快形成新的產能。
一手保恢復,一手強防控。全省將落實好生豬屠宰環節非洲豬瘟自檢和官方獸醫派駐制度,指導養豬場(戶)改善防疫條件,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加快補齊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和能力建設短板,從飼料、養殖、調運、屠宰、銷售等全環節、全鏈條打好非洲豬瘟防控“阻擊戰”。
關鍵詞
穩面積 穩產能
“穩”字當頭端好自己飯碗
脫貧質量怎么樣、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農”工作成效。
湖北是13個糧食主產區之一,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湖北責無旁貸。2019年,糧食總產量達到545億斤,連續7年穩定在500億斤以上,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湖北貢獻”。油菜產業成為我省“金字”招牌,油菜籽產量長期位居全國第一;淡水產品產量長期位居全國第一,漁業成為我省的又一張亮麗名片。
受疫情影響,今年我省春季農業生產遇到未曾有過的困難,省委、省政府因時順勢而為,聚焦“人、車、技、物、錢”五個要素,精準施策,既保障了農村地區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又使春耕生產有備有序。
“今年糧食生產要突出一個‘穩’字。”省農業農村廳廳長肖伏清說。
穩,核心是穩面積。今年水稻面積要穩定在3400萬畝以上、產量穩定在370億斤左右。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考核,強化47個產糧大縣的激勵約束,把面積和產量任務分解落實到縣、到鄉、到村、到田。
受疫情影響,全省早稻種植面積比去年減少40萬畝左右,我省明確提出,通過改種增加80萬畝“中稻+再生稻”,彌補減少的面積。優化水稻布局,持續推進500萬畝再生稻區、600萬畝特色功能稻區、700萬畝稻漁綜合種養區建設。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農業基礎薄弱,設施老化失修、功能退化等瓶頸,制約著糧食穩產高產和農業現代化發展。從2016年起,我省掀起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熱潮,2000多萬畝“望天田”“冷漿田”變成“噸糧田”“高產田”,土地產出效率得以提升。今年我省將完成34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統一建設內容和要求,保質保量保進度,讓“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在廣袤田野開花結果。
隨著氣溫回升,小麥條銹病等病害可能擴展。全省將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堅持系統調查與大面積普查相結合,準確掌握病蟲動態,科學指導病害防控,推進綠色防控技術,力爭夏糧產量達到或超過去年。
關鍵詞
規劃先行 示范引領
久久為功打造美麗鄉村
浙江“千萬工程”,造就了眾多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為我國鄉村振興提供了寶貴的示范和經驗,為全球環境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
對標對表浙江“千萬工程”,我省出臺《美麗鄉村建設決定》《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明確三步走的戰略目標,美麗鄉村建設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
我省2.3萬個左右的行政村,既有緊臨城郊的富裕村,也有處在“四大扶貧片區”中的貧困村;既有產業發展較好的村,也有產業基礎薄弱的村,“空殼村”還不少,發展基礎、發展條件、發展水平、發展階段都不一樣。
我省提出,在條件比較艱苦、經濟比較落后的地方,優先整治好農村人居環境。在條件比較好、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因地制宜打造一批高水平和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麗鄉村。
一張藍圖繪到底,規劃先行。今年6月底前,以縣為單位完成縣域村莊布局規劃,力爭今年全面完成村莊生產生活生態空間規劃和中心村示范村多規合一的實用建設規劃,每縣推薦10種以上建房圖集供農民選用。
擦亮鄉村最美底色,需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開始。今年全省將完成83.6萬戶農村戶廁、5992座農村公廁的改建任務,16個一類縣農村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到90%、二類縣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以上。實施農村污水治理,啟動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計劃,農村污水治理率達到60%以上,用好828個鄉鎮污水處理場在線監測系統,建立健全鄉村污水處理設施運維管理長效機制;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處置體系全覆蓋。
美麗鄉村建設,需要真金白銀的支持。今年全省繼續以縣為單位整合43項相關資金,保持地方政府債券資金支持力度不變,保障美麗鄉村建設資金投入。
按照計劃,每年實施“1000個左右示范村、4000個左右整治村”,去年第一批示范村、整治村即將驗收,今年將啟動第二批示范村、整治村建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