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 (記者李劍軍、通訊員李洋)5月5日,三峽庫區首次產黏沉性卵魚類自然繁殖生態調度試驗順利完成。自2011年起,三峽水庫已連年開展促進葛洲壩下游河段漂流性魚類繁殖的生態調度試驗,“四大家魚”產卵量總體呈上升趨勢。
此前的4月22日,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在長江宜昌段放流了1萬尾子二代中華鱘。1984年以來,該所已累計放流中華鱘62次503萬多尾。“中華鱘保護,是三峽集團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發揮骨干主力作用的重要舉措”,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說。
珍稀魚類增殖放流、梯級水庫生態調度、興建沿江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多年來,三峽集團深入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在新時代大國重器建設中全面落實生態環保硬核措施,在長江上游特有魚類的保護方面取得重大技術突破,促進了長江流域生態修復,助力集團公司實現清潔能源和長江生態環保“兩翼齊飛”,體現央企擔當。
金沙江流域,在開發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等4座世界級巨型梯級水電站過程中,三峽集團設立珍稀特有魚類增殖放流站,持續開展種群建設、技術攻關和增殖放流等一系列保護工作。目前已掌握長江鱘、圓口銅魚、長鰭吻鮈、齊口裂腹魚等10余種珍稀特有魚類的人工繁殖技術,累計放流約208萬尾。2018年底,三峽集團參與建設的金沙江黑水河魚類棲息地生態修復工程開工,建成后將作為魚類棲息地保護生態試驗場,發揮對長江上游特有魚類的保護作用。
為最大限度發揮長江水庫群生態功能,三峽集團連續多年開展長江干流梯級水庫聯合生態調度試驗。2019年三峽水庫生態調度期間,宜昌江段四大家魚繁殖規模約30億粒,是2011年首次實施生態調度期間,四大家魚繁殖規模的50倍左右,有效促進了長江漁業資源恢復。
與此同時,三峽集團堅持已建和在建水電站庫區珍稀植物研究保護工作,設立長江珍稀植物研究所。經過多年科技攻關,已遷地保護長江珍稀特有植物1000余種,繁育約15萬株。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三峽集團舉全集團之力全面實施共抓長江大保護工作,以城鎮污水處理為切入點,實現了由4個城市試點先行,向16個沿江市縣拓展合作,再向全江轉段、全面鋪開的“三個階段”轉換,努力提升沿江城市的水環境質量,讓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據統計,2018年以來三峽集團在長江沿線落地了302個環保項目,累計投資625億元,其中湖北開工50個項目,投資145.3億元。為幫湖北減輕疫情影響,今年該集團將確保在鄂的長江大保護項目投資突破300億元,計劃新開工項目26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