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評論員 徐漢雄
晨練時,眼見一男子跳橋投水輕生,59歲的公交司機劉建設來不及摘下口罩,便跳入水中施救。5月31日上午,這驚險的一幕發生在武漢市東西湖區環湖路泥江湖橋。(據6月1日《楚天都市報》)
戴口罩是疫情時期的特殊印記,戴著口罩下水救人,是特殊時期的奮不顧身與忘我表現,這特別的一幕可以載入史冊了。劉建設說,他常到漢江游泳,水性比較好,疫情期間宅在家中,有將近一年沒有下水了,“當時的情況,根本沒有多想,下水救人是最重要的。”
平時戴著口罩都悶,到了水下更是憋得透不過氣來。下水有風險,戴著口罩救人,就是冒著雙重的生命危險,幸好劉建設救人成功。這一幕又是武漢人的尋常生活寫照。如今的武漢,除了人們還戴著口罩,一切已在重啟后回到正軌,與以前沒什么區別了。戴口罩救人,看似特別,又是順理成章的事,既驚險又普通,因為這是武漢人的本色。見危施救、見義勇為,從來是當仁不讓。戴不戴口罩,都會如此,不會因戴了口罩就遲疑。
事實上,疫情期間,武漢與平時的區別,也就是多了個口罩,其他的一樣都沒少,那種急公好義一如既往,那種甘于奉獻一如既往,那種舍己為人一如既往。多少志愿者充當保潔員、送貨員、廚師、保安、司機,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擔當,為疫情防控盡自己所能。這個城市除了戴著口罩,為城市奉獻與打拼的努力從來就沒有任何改變。
武漢重啟后,敬業愛崗,敬人愛人,對城市對生活的熱愛,就更與平時一樣的熱烈了。
你看,60歲的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王雙寧,在康復后橫渡長江,刷下了自己的最好成績,還想加入長江救援隊,為守護生命貢獻一份力量。這就是武漢人,慣在水邊住,從不畏風浪。面對疫情,愈挫愈勇愈堅強。
橋上車水馬龍,天上白云飄飄,街上煙火氣息……生機勃勃的武漢回來了,這是市井繁華重映眼簾,而武漢的精氣神從來與城市同在,我們只是戴了個口罩,其他的一直都在。戴口罩救人就是這個城市特殊時期的縮影,這份特別的大愛,必將定格于歷史,綻放耀眼的光芒。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