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乘坐大巴轉移出天興洲
楚天都市報記者葉文波 周治濤 攝影:楚天都市報鄒斌 通訊員馮威 羅維舟 鄧洲 曾燕 閆唅 實習生鐘楊思麟
天興洲上種農田,朝起趕集坐輪渡,晚歸收獲笑開顏,這是島上居民最愜意不過的生活了。然而,暴雨襲城,武漢關水位持續上漲,島上居民不得不暫時離開他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村干部和民警商量撤離計劃
7月6日早上6時30分,武漢市防汛應急響應級別由III級提升至II級。位于長江江心的天興洲上,居住著數百名居民,從事農業、旅游,隨著長江水文武漢關水位突破27米,天興洲啟動了防汛轉移工作。洪山區政府、區應急管理局、區人武部、區公安分局、區水務局和湖泊管理局、天興鄉等部門聯合行動展開救援,截至昨晚11時許,島上居民已轉移400多人。

民兵幫助村民安置家里的家電
天興洲上457人計劃全部轉移
“張爹爹,你的東西都搬到二樓了!”“李婆婆你慢點,別著急,等洪水退了我們再回來。”7月6日下午6時,在洪山區天興鄉政府門口,四臺大巴車上,鄉村工作人員正組織村民集中轉移。楚天都市報記者現場看到,來自洪山區的相關工作人員正在分頭進村動員,協助村民轉移物資。
今年68歲的村民王長安,在鄉政府附近的街上開了一家副食店,他在天興洲上已經住了10多年。當天下午,在村委會工作人員幫助下,他將家里的一些物品轉移到附近地勢較高的村民家暫存。在民兵幫助下,許多村民將一樓的貴重物品都搬到了二樓。

在民警的幫助下,老人從家里撤出
天興鄉黨委書記孫兆臣介紹,按照天興鄉防汛預案工作部署,全鄉防汛工作于6月30日啟動,鄉、村140余人全部深入一線參與巡堤查險、疏散轉移等工作。目前,相關責任人全員到崗,組織人員上堤,加強巡查防守,密切關注水情。6日白天,武漢關水位突破27米,按照計劃,6日白天開始截至6日夜晚要轉移全部居民,共計457人,優先轉移“老、弱、病、殘、幼”。

村民入住安置點
村民不舍離開家園
傍晚7時50分,記者來到江心村村委會,洪山區的相關工作人員正在開會部署。“江心村還剩下47人沒有搬離,我們一定要做好勸說工作,盡量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大家分頭行動,爭取今夜能搬盡搬!”會上提出要求后,眾人立即分頭行動。
洲上道路十分狹窄,只能通過一輛小車,路兩邊人煙稀少,閃爍的警燈最為亮眼。夜色下,青蛙叫個不停,偶爾有幾只流浪狗站在遠處沖著人群吼叫,民警則小心地提醒道“看清路,當心有蛇”。晚上8時11分,記者跟隨來到桂玉濤家。任憑村委會書記、派出所民警如何勸說,桂玉濤的老爹就是不愿走,母親鄧太婆則拉著民警的手說道:“我知道你們是為我們好,可是我們家里還有好多東西啊……”

一家人撤離
據悉,老兩口年齡接近70歲,在洲上生活了一輩子,今年投資了幾十萬種了一大片葡萄園,眼瞅著八月初就要成熟,如果現在沒人打理或者被洪水淹了,損失可就大了。“家里還有一批農業機器,我們得安置一下,我準備喊大哥回家幫忙,今晚就開始收拾。”桂玉濤比較通情達理,在他的勸說下,二老同意盡快收拾東西搬離。
晚上8時35分,眾人來到王從英家。王奶奶今年75歲,老伴曾爹爹今年72歲,因中風正躺在床上休息。“我們從小就生活在這,在天興洲上種地,種植棉花、西瓜,印象中已經搬過好幾次了,只要汛期一來島上就面臨危險,我們就要搬走,現在已經習慣了。”王奶奶一邊說著,一邊幫老伴收拾換洗衣服。老伴喊道:“天氣冷,沒有長褂子可不行啊!”在民警攙扶下,王奶奶和曾爹爹一起上了車。

勸說村民暫時離開
101歲太婆提前轉移
租住在江心村的楊國學、童漢林,原計劃準備在天興洲上“做點小生意”。
在他們租房門前,擺放著多輛沙灘車。每逢節假日,市民上島,他們便可以對外出租沙灘車賺錢。受疫情影響,加上近期下雨,他們兩天前才重新來到天興洲。誰曾想,剛來才兩天,就連著下雨,長江水位猛漲。二位倒是很配合工作,爽快地收拾行李,登上了自己的面包車。“我們準備回陽邏老家,現在搬走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楊國學表示理解。
在江心村396號,這里住著的是67歲的曾祥國老爹爹,他的母親今年101歲高壽。“老奶奶身體健康,是我們天興洲上年紀最長的老人家。”江心村書記陳家意說道。
據悉,當天下午4時許,老奶奶就跟隨第一批轉移人員坐上大巴離開,搬到了小兒子家居住。“兩個弟弟都有工作,我沒有工作,就留在島上多陪陪老母親。”曾祥國臨走時,趕緊收拾了自己的身份證、老年卡、一百多塊現金以及三包香煙。最讓他舍不得的,是那條養了好久的流浪狗,他委托留守的防汛人員幫忙照看,一位民兵大哥答應幫忙收留,曾老爹笑開了花。

村民撤離前將小狗托付給村干部
洲上17個哨棚24小時繼續值守
天興派出所所長余詠喜,在洲上工作已經整整10年了,對島上的居民乃至一草一木都很了解。
余詠喜所長介紹,武漢關水位突破25米,天興洲就要設防;突破26米,是天興洲的警戒水位,27.5米是天興洲的緊急水位,一旦達到28.5米,長江水就有可能要漫過天興洲大堤,大堤也存在潰堤風險,這個時候就要采取破堤等措施引流。

離開前,老人鎖好門窗
“撤離天興洲后,蔬菜可以不種了,但養殖的雞鴨怎么辦?”7月6日晚,收拾完家里的東西,54歲的村民王洪濤一臉愁容。在村委會工作人員的協調下,他準備先安排妻子搬到他們青山五豐閘菜市場的門店暫住,自己則申請在天興洲的哨棚值守。
“如果夜晚在哨棚值守夜班,白天休息還可以抽空回家喂雞鴨鴨。”王洪濤和妻子杜雪英,去年在天興洲承包了20畝地,種植蔬菜。7月6日晚,王洪濤從地里采摘的辣椒、茄子、豆角、黃瓜等400多斤蔬菜,裝了滿滿一三輪車,準備當晚運往他在青山五豐閘菜市場門店。
記者了解到,目前天興洲堤防17個哨棚設置在天興洲17公里的堤壩上,每個哨棚固定六人24小時值守巡堤。截至昨晚11時,天興洲上已轉移居民400余人,他們可以投親靠友,也可以住進集中安置點。目前,動員轉移工作還在連夜進行當中。

在民警的幫助下,老人從家里撤出
截至昨晚11時56分,武漢關水位已達到27.21米。天興鄉黨委書記孫兆臣介紹,島上居民集中撤離后,將只保留防汛值守人員,防汛期間將進行交通封閉管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