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7月8日訊(記者吳昌華 通訊員馮威 劉萬鵬)今日高考平安結束,武漢反電詐民警的心卻懸了起來。近幾年來,電信網絡詐騙分子把罪惡的轉手伸向剛剛考完的準大學生,剛剛走下激烈考場的考生,久居課堂、涉世未深,一不留神就掉進騙子的陷阱。就在今天,剛剛走出考場的考生小靜(化名)想做兼職賺點學費,結果落入兼職刷單陷阱,被騙數千元錢。更可怕的是,幾乎年年高考之后都有考生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后自殺。為此,武漢警方提醒考生和家長,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是走出考場的考生面臨的一個新的考場,一定要嚴肅認真地知曉防騙知識。
高考落幕,隨之而來事項包括查分數、選學校、填報志愿、等待錄取等。詐騙分子也活躍起來,在各個環節設置騙局,虎視耽耽詐騙錢財。同時,高考結束后,考生處于休閑狀態,空余時間多,不少考生上網閑逛、聊天、打游戲,長時間泡在網上,更有可能掉入騙子陷阱。
今日,武漢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民警提醒,高考結束后,考生及家長要重點防范虛假信息招生、山寨查分“釣魚”網站、發放助學補貼等騙局,在家休息的考生還要重點防范兼職、網絡交易等騙局。考生及家長要熟悉高校錄取的各個流程及操作方式,按照正確、正規的渠道完成上大學前的各個步驟。對于網上看到的各種信息要注意甄別,切勿輕易相信。結束高考的考生要養成正確的休息、消費習慣,需要用錢的時候,提前和家長溝通,避免上當受騙。
民警重點揭示準大學生易受侵害的5種騙局。
1、警惕“內部招生”騙錢誤事
騙子在網上發布信息,謊稱可以拿到“內部指標”,或稱交錢就能直接上大學本科。有些高考分數較低考生的家長,為了讓孩子上更好的大學,就想花錢“辦事”,輕信騙子之后交納高額費用,結局要么是花了錢沒辦成事,要么是花了冤枉錢,最慘的是孩子畢業拿到畢業證書,才發現根本不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正規文憑,而是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證書或者跟班學習文憑之類的證明。白白浪費光陰和學費。
警方提示: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都是高等教育的辦學形式,但比起普通高等教育,入學門檻較低。騙子常常在這個問題上打馬虎眼,以非全日制本科教育冒充全日制本科教育。考生和家長拿到錄取通知書后,一定要通過官方渠道進行錄取信息比照驗證,對辦學類型進行確認。
2、山寨查分網站實為釣魚網站
高考成績公布后,一些釣魚網站魚目混珠,偽裝成高考成績查詢界面并在搜索引擎和論壇上推廣,一旦用戶誤入,植入在這些網站內的病毒木馬便侵入電腦或手機,盜取考生手機號、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資料,還有的木馬盜取考生的網絡支付賬號。有的非法網站冒充學校、教育部門的官方網站,刊登虛假錄取信息,騙取學生向指定的銀行賬戶繳納學雜費、生活費。
警方提醒:考生和家長在登陸高考相關及高校、教育部門網站時,一定要有鑒別真偽的意識。查詢信息時,要通過官網認證的鏈接或學校、教育部門官方發布的網址進入,轉賬匯款時要通過多種途徑核實賬號真偽。
3、謊稱發放助學補貼誘騙轉賬
詐騙分子謊稱是“教育部門的人”,要給貧困高考生發放幾千元的助學補貼,然后打電話誘騙學生或家長去ATM機前操作“領取”,實為誘騙當事人向騙子轉賬。
警方提醒:面對各種高考信息,要多留心,多留意。不輕信陌生人發來的“預知答案”、“內部招生”、“提前查分”、“發放助學金”等詐騙信息。不要點擊任何來歷不明的網絡鏈接,不要下載安裝來歷不明的電腦軟件或手機APP。
4、網上找兼職須謹慎小心
騙子冒充商家、客服人員,以招聘兼職的名義,要求求職者繳納報名費、保證金,再安排工作。等學生交錢后,騙子隨意安排工作或者干脆不安排,人也消失不見。招聘網絡兼職詐騙更為常見,騙子拋出“坐在家里,玩玩手機,就可以賺取高額傭金”的誘餌,社會經驗又不足、想賺點外快的考生極易上當受騙。
警方提醒:找兼職一定要核實公司及崗位信息真偽,不可盲目交押金。沒有社會經驗的學生不可跟隨陌生人到外地兼職,以免陷入傳銷。同時,不要從事網上刷單。凡是需要先交錢,再安排工作或者返利的兼職,一律不能信。
5、網絡購物請選擇正規平臺
高考結束后,準大學生們憧憬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選購心儀已久數碼產品,成為騙子行騙的重點對象。有的騙子打著“低價”、“二手”等誘人信息,再以繳納“定金”、“保證金”等理由要求考生轉賬匯款。
警方提醒:考生在網上看到的信息要注意甄別,購買數碼產品、游戲裝備等要通過正規平臺購買。商品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的,要小心謹慎,購買之前多和家長溝通,以免上當受騙。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