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市場監管“智慧辦”平臺(襄陽)正式啟動。

市場主體是經濟運行最基本單位,一頭連著經濟大動脈,一頭連著百姓生活。保市場主體是“六保”之基,保住市場主體才能穩住經濟基本盤,才能“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水美則魚肥,土沃則稻香。優化營商環境,是保市場主體的必要一環。
根據省委、省政府優化營商環境部署和《關于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的若干措施》文件要求,省市場監管局高度重視,精心謀劃,充分發揮部門職能,優化市場主體準入環境、監管環境、服務環境,創新作為,精準發力,致力于讓市場主體活下去、活起來、活精彩,推動湖北疫后重振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對標一流 爭創先進 力爭在多個領域走在前列
企業開辦“210”
在推行企業開辦“210”(開辦2個環節、1天內辦結、零費用)標準上,率先在全國制定企業開辦地方性標準
“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
我省將是全國第一批在全省范圍內推行“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的試點省份
電子印章應用
在加強企業電子身份應用上,主動與公安部門對接謀劃全省電子印章開發建設工作,成為全國繼上海后第一個推進電子印章應用的省份
企業注銷便利化
在提升企業注銷便利化方面,積極爭取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政策支持,將成為全國第一個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深化簡易注銷改革的試點省份
“首違不罰”擴容
將原有36項輕微違法行為擴充到50項,對列入容錯清單的輕微違法行為實施容錯機制
高站位謀劃部署 讓“放管服”改革落地見效
根據省委、省政府優化營商環境“三十條”要求,市場監管部門牽頭負責8項(其中一項為省知識產權局牽頭),參與負責11項,占比接近三分之二,任務重,責任大。
為推進工作落地落實,實現全省市場監管系統“一盤棋”,省市場監管局召開黨組會第一時間傳達學習,并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配套印發了《省市場監管局貫徹落實〈關于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的若干措施〉實施方案》,細化分解了市場監管部門承擔的19項工作,對于省市場監管局直接牽頭的7項任務分別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并以省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名義印發。6月19日,組織召開全省系統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視頻會,部署全省系統推進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明確提出了7月底和9月底兩個時間節點,上下聯動確保工作全面落實落地。
高標準組織推進 讓市場活水充分涌流
按照全省推進營商環境建設大會上提出的“主動對標國際一流、世行標準和國際慣例”要求,省市場監管局主動對標一流、爭創先進,力爭在多個領域走在前列。
在推行企業開辦“210”標準上,率先在全國制定企業開辦地方性標準,從程序、材料、時限上進行全省統一規范。
在加強企業電子身份應用上,主動與公安部門對接謀劃全省電子印章開發建設工作,成為全國繼上海后第一個推進電子印章應用的省份。
在提升企業注銷便利化方面,積極爭取總局政策支持,將成為全國第一個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深化簡易注銷改革的試點省份。
在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方面,我省將是全國第一批在全省范圍內推行“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的試點省份。
在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面,在全國率先制定《湖北省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實施辦法》和《湖北省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抽查事項清單》,推出《首次輕微違法行為容錯清單(2020年版)》,將原有36項輕微違法行為擴充到50項,對列入容錯清單的輕微違法行為實施容錯機制。
在降低規范涉企收費方面,出臺《省市場監管局關于堅決整治涉企違規收費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的通知》,有針對性開展涉企違規收費整治工作。
在持續放寬市場準入方面,省市場監管局于6月底開通了公平競爭審查在線舉報系統,對有違反公平競爭原則的政策措施實現在線舉報。
高質量抓好落實 讓市場主體輕裝上陣
按照省委提出的“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以市場評價為第一評價、以企業感受為第一感受”要求,省市場監管局圍繞解決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滾石上山”“抓鐵有痕”的拼勁韌勁干勁,抓好營商環境各項措施的落實落地落細。
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鄒賢啟多次組織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題調度會,并于7月上旬帶隊前往咸寧調研優化營商環境落實情況,到基層市場監管所、企業征求優化營商環境問題建議。制定出臺《省市場監管局常態化聽取優化營商環境意見建議方案》,通過新媒體、門戶網站等方式常態化征求市場主體和企業家對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開展針對性整改提升工作。按照“周調度、月通報、季督辦”的方式,“掛圖作戰”,按周搜集牽頭工作進展情況,以工作簡報形式通報市州工作情況,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做法。
能放則放、能簡則簡、能快則快、能優則優,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持續推進流程再造、不斷優化政務服務、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正在助力新的市場主體更多地“長”出來,穩住經濟發展基本盤,匯聚長遠發展原動力。
企業說
“多查合一”,讓企業不再疲于應對
“現在市場監管部門實行‘進一次門、查多項事’,真為我們企業減輕了不少負擔。”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湖北有限公司技術部負責人曾蕾感慨道。
“首違不罰”,督促整改
“感謝市場監管部門的‘首違不罰’,不僅為我們糾正錯誤給予了空間,也對我們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大大地提振了發展信心。”宜昌市伍家崗區某公司負責人為市場監管部門的柔性監管點贊。
企業開辦“210”,省心
“市場監管局推出的企業開辦‘210’模式,個體工商戶開辦‘110’模式,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還免費送了我們4枚公章,讓我們省了不少心,獲得感也不斷增強,對未來發展也多了一份期待。”咸寧市聯眾網絡系統集成有限公司董事長賀念春說。
電子化登記,隨時隨地注冊
“不必再到政務服務窗口排長隊提交紙質材料,只要有電腦或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辦理企業登記注冊。”娜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侯燕直呼方便,點贊“電子簽名”功能。該公司在1個工作日內順利拿到電子營業執照。
容缺受理,免去來回奔波
武漢港航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室主管袁先生到市民之家窗口辦理企業經營范圍變更,由于是第一次辦理此業務,所帶材料不齊全。窗口工作人員當即采取了“容缺受理”的機制辦理了這項業務,并對后續的材料銜接及網上操作做了現場演示,圓滿辦結了此業務,受到了袁先生贊賞。
辦食品經營許可證,只“跑一次路”
“以前,想要辦到一個食品經營許可證,沒有十天半個月,不跑個三五次,那是不可能的事,現在實行‘證照分離’改革后,讓過去不敢想的事情變成了現實,實現了只‘跑一次路’,感謝政府部門卓有成效的改革,切實做到了為企業分憂、辦實事、辦好事!”湖北精準農業投資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田永華說。
探索在一線
武漢:“我要開店” 化繁為簡
武漢市市場監管局著眼于企業群眾辦事視角,圍繞流程更簡、材料更少、時效更短、效率更高的原則,積極指導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采取多措并舉、整合歸類的辦法,把企業開辦化繁為簡、返璞歸真為辦好“一件事”。
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在“我要開店”一事聯辦服務窗口推出了“我要開餐館”“我要開藥店”等9個子主題服務窗口,將“一口統受”的傳統方式升級為主體鮮明的模塊式服務。辦事群眾可以在已經設立的3個“一事聯辦”窗口中可隨機選1個窗口進行預約取號,一次性交資料,由主辦牽頭、協辦配合,運用數據共享、聯合勘查的集約模式,企業最多可少交4套材料、少跑5次路,一次性可以最多領取營業執照和4類許可證(備案憑證)共5本證照,實現一窗收件、內部流轉,并聯審批、同步發證、一次送達的良好改革效果。
襄陽、黃岡:登記注冊“智慧辦”“就近辦”“秒批”
襄陽、黃岡市市場監管局以企業開辦“便利、高效”為目標,在全省率先試點推行企業和個體戶登記注冊“智慧辦”,實現企業、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自主申報、無人工審核、自主打印執照。大力推行“政銀合作”,利用商業銀行網點拓寬服務渠道,實現一般設立登記業務“就近辦”“秒批”。
宜昌:實施包容審慎監管 保護市場主體活力
宜昌市市場監管局以“保市場主體”為出發點,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向市場主體釋放更多溫情。
推進“十個歸零”為市場主體破障礙增活力。進一步推進“準入零歧視”“審批零拖延”“服務零距離”“接訴零懈怠”“隱患零放過”“侵權零容忍”“檢查零刁難”“處罰零冤錯”“收費零違規”和“政策零障礙”“十個歸零”及“二十條”措施的落地落實。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對于一般行業市場主體隨機抽查比例原則上不超過同類總數的5%,每年不超過1次,對同一市場主體有多個檢查事項的原則上一次性完成,堅決杜絕亂檢查、亂處罰。
落實輕微違法行為“首違不罰”為市場主體糾錯減負。落實《首次輕微違法行為容錯清單》,對在監管過程中發現當事人存在《容錯清單》所列的違法行為,運用提醒、約談、告誡等柔性監管手段幫助當事人整改。推行《行政建議書》制度,通過發放建議書、指令書向市場主體指出其可能存在的問題,督促市場主體及時整改,給市場主體充分的自我糾錯機會。
荊州:高位對標“5210” 企業開辦全程無憂
荊州市市場監管局創新集成服務方式,進一步提升市場準入便利度,極大提高市場主體的獲得感。
高位對標。對標全國先進做法,啟用企業開辦“5210”標準,即將營業執照辦理、公章刻制、銀行開戶、發票申領、稅務登記五個環節整合為“一件事”,實行零費用、一日辦結。
整合流程。加強與政務服務、大數據局、稅務、公安、人民銀行、人社局等部門溝通協調,推行“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網通辦、一日辦結”運行機制,將重復提交的資料、多次采集的相同信息、反復提交的申請表格全部合并精簡,企業開辦全流程審批環節從5個減少到1個,提交資料從33份減到6份,審批時限從5個工作日減少到1個工作日,并為企業免費提供刻制4枚印章、寄遞證照、復印資料等服務。
設置專區。在市政務服務中心開辟“企業開辦專區”,從市場監管、稅務、銀行、印章刻制等機構抽調專人,組建企業開辦綜合受理窗口,做到“一窗進出”“審核合一”“一次采集、多方復用”“一次認證、全程通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