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評論員 程曼詩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每一個領域、每一個環節,都有需要解決的問題,都有可以深度挖掘、優化改進的空間。
一個地區的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營商環境的優化,如何實打實、硬碰硬?當好“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如何體現到“放管服”的具體行動中去?
在武漢,光谷政務服務中心公布對涉及人社、房產、公安、婚姻登記等市民類業務加開“周六直通車”,解決市民“上班沒空辦事、下班沒處辦事”的問題;在咸寧,民政、稅務、法院等12個政府部門聯合推動信息的共享,不動產證1個工作日辦結,憑借一張身份證即可在政務服務大廳完成通辦。要是過去,需要到各個部門跑上十天半月提交一大摞材料。市民類業務切口雖小,卻能實實在在解決群眾周末辦事難的問題。優化營商環境,不怕事情小、不怕切口小,相反正是通過一個個小切口聚焦群眾辦事的痛點、難點、堵點,打破了數據壁壘,實現了流程再造,打開了營商環境優化的大空間。
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當前,優化營商環境是保市場主體、保就業、吸引外商外資的重要抓手,不是可以慢慢來的事,而是刻不容緩的事。“優化營商環境三十條”、弘揚“店小二”精神“十必須十不準”等措施也已經緊鑼密鼓地出臺,關鍵在于刀刃向內的決心、狠抓落實的力度。
“對政務服務而言,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基層干部的話簡單樸實又意蘊深遠。我們看到,有的地方有決心、行動快、力度大,環境優化的成效就明顯,市場主體、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就強。我省是科教大省,有著顯著的人才優勢和自然稟賦,在資源、要素、空間、人力資源成本上具有比較優勢,但在服務意識、服務理念等軟環境上仍然存在突出短板。刻不容緩,要求我們樹立“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緊迫感,從自身改起,從當下做起,不按部就班、更不“等靠要拖”。
營商環境的優化不是一陣風,也不能做成“夾生飯”。承諾就要兌現、說到就要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才能善作善成。來自基層一線的探索和實踐告訴我們,營商環境“優”無止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每一個領域、每一個環節,都有需要解決的問題,都有可以深度挖掘、優化改進的空間。克服“還不錯”的自我感覺良好,克服“我盡力了”的自我滿足,以永遠在路上的定力,不斷向自身挖潛,不斷向更高標準掘進,才能把營商環境打造成為湖北的金字招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