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2020武漢民營企業100強經濟規模指標對比

武漢華星光電正在加速釋放產能。

卓爾旗下漢口北酒店用品城舉辦春夏線上訂貨會。

2月24日上午,上海證券交易所為良品鋪子舉辦網絡上市儀式。這是A股歷史上第一次沒有現場敲鐘的上市儀式。

2月2日,山河集團突擊隊員在雷神山醫院工地現場。

高德紅外核心技術紅外探測器芯片研制生產線。

長興集團技術人員為安全保供值守。

2015年,只要上年度營業收入達到3.07億元,就能進入武漢民營企業100強。到了2020年,這個門檻抬升到15.64億元,是5年前的5倍多。8月31日,“2020武漢民營企業100強、民營制造業企業50強”排序榜正式發布。武漢民營經濟向上生長的動力十足。
自2015年以來,在企業自愿申報的基礎上,以上年度企業營業收入總額為主要指標,連續六年開展“武漢民營企業100強”、連續三年開展“武漢民營制造業企業50強”發布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廣大民營企業緊扣時代脈搏,把握發展機遇,以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鍥而不舍的奮斗精神, 爭先進位干事業,一心一意謀發展,為我市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做出了積極貢獻,一大批知名民營企業和優秀民營企業家脫穎而出,在全國影響不斷擴大。
擁有一定數量的知名企業和優秀企業家,是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體現。2019年,我市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企業12家,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居第五,在湖北省民營企業100強占有63席。在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一批民營企業掌門人迅速成長,茅永紅、黃立分別當選全國工商聯副主席;2018年11月1日,黃立、閻志光榮出席全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同年,茅永紅、鄭舉選榮獲國家百名“改革先鋒”稱號,茅永紅、黃立、閻志入選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改革開放40年百名杰出民營企業家”;今年7月21日,黃立光榮出席了全國企業家座談會,并代表全國民營企業家發言,樹立了武漢企業家的良好形象。
為進一步鼓勵廣大民營企業搶抓發展機遇,爭創“名企名家名品”,根據市委市政府《突破性發展民營經濟的政策措施》精神,由市委統戰部、市委宣傳部、市經信局、市工商聯共同組織,市工商聯完成了“2020武漢民營企業100強、民營制造業企業50強”排序榜。
2020武漢民營企業100強入圍門檻比上年度提高了22.38%,百強營收總額為9615.56億元,較上年增長14.78%。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卓爾控股有限公司和恒信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繼續蟬聯三甲。
2020武漢民營制造業企業50強入圍門檻為5.97億元,同比增長13.93%。人福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繼續位列榜首。
武漢市工商聯主要負責人表示,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市民營經濟發展帶來嚴重影響,也給“民企100強”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重任務,黨中央出臺了一攬子支持我市發展政策。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民企100強”正振奮精神,在做好“六穩”、落實“六保”、暢通“雙循環”,形成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上不斷發力,為“三化”大武漢建設貢獻新的力量!
百強關鍵詞
■高質量 利潤總額增幅超越營收
100強企業利潤總額為448.03億元,同比增長30.18%,稅后凈利潤為362.69億元,同比增長37.14%,兩者增幅均為營收總額增幅(14.78%)的2倍多,呈現高質量發展特征。其中利潤增長的有67家,凈利潤增長的有66家,華星光電的利潤總額從上年度的490萬元激增至6.81億元,同比增長近139倍。
制造業50強表現更為搶眼,其利潤總額為104.55億元,同比增長82.12%,稅后凈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3.61%。
■沖刺 “大塊頭”沖刺速度驚人
在人們傳統印象中,大企業往往發展較為平穩,小企業可塑性更強,不時能躥出黑馬。而觀察本次100強企業的前20名,會得出不同結論。
前20強中有3家企業連續跨越多個量級,直接晉級百億俱樂部,其營收總額增幅均達到驚人的200%左右。其中,奧山集團營收從72.13億元跳增到215.67億元,位次從第20名前進至第14名;武漢物易云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營收從42.83億元增至148.07億元,增幅高達245.72%;華星光電營收從48.27億元增加到 129.77億元,前進16位,排在第19名。
身為冠亞軍的九州通和卓爾,也雙雙從800億量級躍升到900億量級,營收增幅分別為14.17%和17.72%。
■創新 有企業近兩成營收投入研發
100強企業中有65家提供了研發經費數據,研發經費總額60.6億元,是2015年的3.13倍,年平均增速25.63%;企業平均研發經費0.93億元,是2015年的2.82倍,年平均增速為23.04%。其中,人福藥業研發投入最多,達到5.9億元;精測電子研發投入增加額最高,比上年增加1.16億元。有40家企業的研發投入超過年營業額的5%以上,占比最高的是高德紅外,其2019年的研發投入占當年企業營業總額的19.25%。
研發投入是企業創新的基礎。5月30日,《全國科技創新百強指數報告2020(企業、高校及研究機構篇)》在京發布,本次武漢民企100強中有2家企業入選全國企業科技創新500強,分別是斗魚(第44位)和金牛(第59位)。
■社會責任 半數以上百強企業納稅過億元
100強企業納稅總額為367.37億元,同比增長11.41%,是2015年的2.76倍,戶均3.67億元,其中納稅過億元的企業達55家。制造業50強納稅總額為84.8億元,戶均1.69億元。
在吸納就業方面,100強企業員工總數為486284人,比上年度增長2.74%,是2015年的1.83倍。山河集團以67518人位居首位。制造業50強員工總數為88760人。
■特色 “設計之都”培育出建筑天團
從產業分布看,100強企業中建筑業及房地產企業33家、制造業企業31家、服務業及綜合類企業36家。本地廣大民營企業遵從市場經濟規律,準確把握武漢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順勢而為,做大做強,形成了鮮明的武漢特色。我市素有設計之都、橋梁之都的美譽,設計建造業發展帶動了民營建筑行業的發展,100強企業中建筑業占比始終處于較高地位,更是出現了山河集團、新八建、新七建、寶業湖北建工、民族建設5家具有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民營企業,這在全國各大城市也是鮮有的。
貨到武漢自然活,我市地處國家地理中心位置,九省通衢,交通發達,自古是貨物的重要集散地,100強企業中商貿物流企業也始終占有較大份額。我市入圍“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12家企業中,就有5家建筑業企業和5家涉及商貿物流業的企業。與我市主導產業相配套,在暢通內循環、擴大消費的過程中,汽車零部件、食品及服裝加工等傳統制造業,依然是我市民營企業的優勢產業和朝陽產業。
■磁場 外來企業快速融合競相發展
武漢在推動本土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以優秀的地理區位、交通樞紐和文化腹地,加上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歷史形成的城市包容性,也吸引了全國知名民營企業和民營制造業、商貿業巨頭的青睞,本土企業與外來企業競相發展、相得益彰。
2015武漢民營企業100強中只有萬科、海爾兩家外地民營企業在漢公司入圍,營收總額分別為43.2億元和43億元;2020武漢民企100強中有碧桂園、美的、小米、蘇寧、國美、金發科技等14家外來民營企業在漢公司入圍,其中營收總額過100億的企業就有5家。
百強觀察
從抗擊疫情到助力重振
百強成為武漢民營企業“領跑者”
8月26日,在深交所上市的高德紅外公布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11.76億元,同比增長76.5%,實現凈利潤5.18億元,同比大增246.7%。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初期,高德紅外即舉全公司之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整個春節期間,公司不停工,科研人員進車間、上一線,生產的全自動紅外體溫檢測告警系統,廣泛應用于全國各地機場、火車站、醫院、地鐵站、學校等人流密集公共場所,全力保障國民安全。
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圍繞企業技術創新積累核心競爭力,專注為國家研究“高、精、尖”核心技術和產品,現已研制并批量生產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紅外探測器核心芯片,逐步形成從底層核心器件到總體系統的完整技術積累和全產業鏈布局。20年的持續創新開始迎來收獲期,今年上半年,公司紅外焦平面探測器、裝備類等產品銷售規模增長明顯。
高德紅外是武漢民營企業百強的一個縮影。從抗擊疫情到助力重振,百強企業集中展現了武漢民營企業的實力與擔當。
面對嚴峻的疫情,九州通、卓爾控股等“100強民企”帶頭在第一時間響應號召,不懼風險、不計成本,克服重重困難,加班加點生產防護醫療用品,緊急跨國采購防疫物資,起到了帶頭示范作用。
作為湖北民營建筑企業排頭兵,山河集團先后參與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及6家定點醫院改造。千里馬機械供應鏈股份公司7位服務工程師趕赴火神山工地,為各品牌挖掘機做保養。中貝通信則通過3天的加強施工,完成了火神山醫院3個站點的5G及4G設備的安裝開通任務。
進入復工復產時間,從搏殺二季度到沖刺三季度,百強企業繼續爭分奪秒,接力領跑。
和高德紅外一樣傳來業績喜訊的還有斗魚。財報數據顯示,在美國上市的斗魚第二季度總營收入達到25.08億元,同比增長34%,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實現凈利潤3.23億元,同比增長514%。
眼下,武漢華星光電國內首條柔性折疊顯示屏生產線(t4)正在產量爬坡,項目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產線建設將從350億元投資增至385億元。明年達產后,將在海外占主流的柔性顯示市場占得一席之地。
8月18日,在小米武漢總部大樓園區,200名新員工同喝小米粥,集體入職。至此,小米武漢總部今年已迎來近500名新員工,員工總數超過2000人。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武漢產業基礎好、優勢明顯,小米集團對武漢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將在漢大力拓展小米創新生態鏈,主動融入、積極參與武漢重振、轉型升級發展。
撰文:文濤 耿仲煊 阮玉榮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