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俊在自家餐廳為客人服務
□楚天都市報見習記者 孫澤宇 記者 劉孝斌
“我已經上車,你也出發(fā),開車到車站接我。”10月1日上午9時5分許,50歲的咸寧人陳俊剛坐上咸寧北站開往武漢的G1746次高鐵列車,就給武漢的弟弟陳佳打去電話。
25分鐘后,陳俊就到達了武漢站。他此行,是為自己在武漢即將開業(yè)的第一家餐飲店做最后準備。
坐高鐵到武漢如同坐公交
陳俊2004年下崗以后,他對自己的廚藝很有信心,也有獨到的眼光,便投身到了餐飲行業(yè)。目前,他在咸寧經營著一家風味餐廳,主營川西特色的火盆燒烤。
陳佳多年來一直在武漢發(fā)展,看到哥哥在咸寧的生意非常紅火,去年他提出與哥哥一起,在武漢再開一家火盆燒烤店。但因疫情影響,今年5月,他們才開始在武漢張羅新店。
從武漢到咸寧的高鐵,比城鐵速度更快,僅需25分鐘左右。陳俊不會開車,一般都是搭乘高鐵往返兩個城市,最近幾個月,他每月都得從咸寧往返武漢五六趟。
“武咸城鐵加上經過咸寧到武漢的高鐵列車,每天有超過40個班次,單程半小時不到。坐高鐵去武漢,就感覺在咸寧坐公交一樣,也感覺武漢的新店就開在咸寧一樣。”陳俊告訴記者,從咸寧來武漢開車需要2個小時,坐大巴可能得更長時間,坐高鐵大大提高了他往返兩地籌劃新店的效率。
節(jié)約時間用于經營生意
不到半小時的車程,節(jié)約了旅途時間,也讓陳俊有更多時間籌備自己的生意。
陳俊說,弟弟主要忙于新店的經營事務,而店內的建設,大到對食材的挑選,小到店內餐桌的高度,都是他親自把關。雖然咸寧的生意比較繁忙,但陳俊還是盡量擠出時間,來武漢籌劃新店開張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陳俊打開了一本貨源清單,一邊翻頁一邊講述,光是挑選五花肉,他就跑遍了武漢各大生鮮市場,有的市場離新店還比較遠。如果坐大巴來武漢,單程得花兩三個小時,再去各個市場挑選食材時間就會很緊張,人也會很累。
“我做生意比較‘佛系’,但在食材質量和口感上比較挑剔,要求比較高。我的觀念是要做就必須做到最好,在咸寧如此,在武漢我仍然會這么做。”陳俊說,他以前從來沒有想到會來武漢拓展生意,但高效便捷的高鐵交通讓咸寧與武漢等其他城市的空間距離拉近,也為他的生意發(fā)展提供了無限可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wǎng)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