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李墨、通訊員秦海波)3月14日,武漢東湖高新區發布“光谷硬核科技十條”,每年拿出5億元專項資金,支持“硬核科技”企業人才引進、研發投入、場景示范和產業集群發展等,單個企業每年最高可獲支持1000萬元,為東湖科學城及光谷科創大走廊建設提供政策護航。
據悉,該政策的主要支持方向為基礎軟件、人工智能和半導體集成電路,支持對象為年主營業務收入在3億元以內的企業,更側重對孕育期、高成長期企業的培育支持。
基礎軟件研發聚焦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安全軟件、工業軟件等研發;人工智能融合應用聚焦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制造、智能數字設計與建造、智慧醫療等場景,同時支持腦科學、計算機視覺、語音語義識別、認知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交互、智能決策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應用;半導體集成電路聚焦通信電子、智能終端、汽車電子等消費電子,以及量子通信、信息安全、健康醫療、智能制造和機器人、物聯網等領域市場需求大的集成電路產品。
其中,重中之重是先進半導體材料和新型顯示材料,光芯片,MEMS(微機電系統),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等功率半導體器件,激光半導體器件等特種半導體器件,半導體智能檢測設備,IP及EDA軟件。
對購買研發生產核心設備總投資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按實際投入的30%給予補貼,1000萬元封頂,鼓勵優先采購國產設備。
支持企業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研發后補助最高達300萬元。投資在500萬元以上的人工智能應用項目,最高給予300萬元支持,補貼不超過實際投入資金30%。
對企業引進的“高精尖缺”硬核科技關鍵人才,最高可獎勵20萬元,應屆畢業專業人才均可享受落戶補助。
東湖高新區科技創新和新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硬核科技”企業一般具有“三高”特點,即技術壁壘高、研發投入高、專業人才要求高。這類企業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當前,圍繞自主可控、國產替代發展“硬核科技”,已成為國家鼓勵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重點,國內各主要城市均在加速推進芯片、人工智能、基礎軟件、腦科學和類腦科學、量子技術等“硬核科技”產業謀劃培育?!斑@也將是未來東湖科學城和光谷科創大走廊的關鍵競爭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