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張聰
■對話時間:2021年3月10日
■對話人物:賴聲川
人物簡介
賴聲川,祖籍江西會昌,臺灣著名劇作家、導演,表演工作坊、上劇場創始人。1954年10月出生于美國華盛頓,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戲劇博士。曾任中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院長、美國斯坦福大學客座教授。1984年創作首部舞臺劇,同年11月創立舞臺劇劇團表演工作坊;1986年,擔任編劇的舞臺劇《暗戀桃花源》首演;1989年,執導相聲劇《這一夜,誰來說相聲》,1997年執導相聲劇《又一夜,他們說相聲》;2000年,創作的舞臺劇《如夢之夢》首演;2008年,與王偉忠聯合編導《寶島一村》;2013年,與黃磊等共同發起創立烏鎮戲劇節。2021年4月22日,時長8小時、被譽為史詩級劇作的《如夢之夢》將來漢首演。
對話背景
因為把戲劇人的日常和夢想掰開了給觀眾看,正在愛奇藝更新的真人秀節目《戲劇新生活》,豆瓣評分高達9.4分。這檔被贊為“一秒也舍不得快進的寶藏綜藝”,賴聲川是“定海神針”。而似乎也只有他最能承擔這個角色,因為在華語舞臺劇世界“還活著”的著名導演里,他是擁有經典最多的人。
站在戲劇金字塔的尖端,賴聲川如何看待夢想與生活的關系?成長于和平、幸福時代的劇作人,還能不能創作出類似《茶館》《寶島一村》這樣偉大深刻的作品?越來越多的明星走入賴聲川的話劇,這算不算是一種“鍍金”……帶著這些問題,極目新聞記者日前與遠在臺灣的賴聲川隔空對話。
生存還是夢想
戲劇人的困境其實挺諷刺
極目新聞:您參加《戲劇新生活》,很多觀眾挺吃驚。
賴聲川:其實我在幾年前的《偶像來了》里就客串過。好朋友林青霞希望我參與,我就去了。當時我挺不自在,因為我覺得我是幕后人,怎么走到了幕前?
但這次參加《戲劇新生活》,我自在多了,畢竟黃磊跟我保證過,我能在這個真人秀里“做真人”。我希望這檔節目能夠幫助更多人關注戲劇人的生態。如果我的參與能夠讓這個行業里的人發光,甚至讓這個行業本身發光,這對我來說,就是很重要的事。
極目新聞:節目開篇就談到生存和夢想的終極問題。戲劇到底能不能掙錢?在您40年的戲劇生涯里,到底有沒有為錢發過愁?
賴聲川:其實挺諷刺的,我們年輕的時候都是單打獨斗,沒有太多人注意我們的創作生態,但是這十幾年來,我們突然變得很熱門。但我們一直都是我們,我們一直做的事情就是創作,希望中國現代劇場找出一種形象和姿態。
我以前提到過,《暗戀桃花源》誕生在我們家的客廳。當時戲劇是“半野生”狀態,專業演員是演電影和電視劇的。為了節省預算,不是專業演員的丁乃竺演云之凡、金士杰演江濱柳,而當時合作的演員大部分都另有職業。我那時是教授,晚上我給大家做飯等他們來,吃飯、聊天、排練……第二天大家再回到各自的崗位中去。
極目新聞:您怎么看當代戲劇人面臨的夢想和生存困境?
賴聲川:我認為,在一個富強而健康的社會里,都應該有一個原創程度高、各方面專業程度也高的劇場生態。在這個生態里,每一位專業人員,不管是編劇、導演、演員、設計還是后臺工作人員,在這個社會中都能靠他的職業過日子。
偉大在于細節
平凡生命也能升級為史詩
極目新聞:《暗戀桃花源》演了35年,《如夢之夢》演了21年,《寶島一村》演了13年……擁有這樣的作品之后,當您變成觀眾,什么樣的作品才能打動您?
賴聲川:我的喜好其實蠻主觀的。我在人生中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去評判任何東西。素材沒有大小,只有看你怎么運用它、以什么動機運用它。
任何一個戲劇作品可以分析為:它在說什么?它說得怎么樣?我在評判其他人作品的時候,就是用這樣簡單的標準去思考。《戲劇新生活》里,他們拍出來的第一部作品《小雞看大海》,我就覺得他們發揮了這個內容的所有潛能,這種作品就是讓我驚喜和喜悅的。
極目新聞:時代命運的主題,幾乎貫穿了您的所有重要作品,但對于當代的年輕戲劇人,生活在幸福時代的他們,沒有辦法獲得時代跌宕給予的“饋贈”,有觀眾覺得這個時代注定沒有辦法誕生《茶館》《寶島一村》這樣的作品。您怎么看?
賴聲川:我完全不認為這個時代產生不出偉大的戲劇作品。“偉大”的定義,不一定是偉大的故事、壯闊的事件。“偉大”在于細節,在于你怎么說一個故事,在于你用什么心情說這個故事、你有多么關懷這個故事。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就是描寫一個凡人在一天的生活中腦子里想的所有事,這個題材再平凡不過,但這部作品長久被稱為現代文學經典中的經典。
《寶島一村》描述的其實就是非常平凡的生命。如何把平凡的生命升級為所謂的“史詩”或“詩”?這完全要看劇作者如何去看待這些人和物。
靈感需要“倉庫”
戲劇明星化的前提是適合
極目新聞:《暗戀桃花源》中的黃磊、孫莉、何炅、謝娜,《如夢之夢》中的胡歌、許晴和現在的肖戰,《幺幺洞捌》中的倪妮……您怎么看“賴聲川戲劇明星化”?
賴聲川:通常我們會看某個演員是否適合某個角色,同時也是因為緣分到了。我對大明星演話劇的態度一向是開放的,但我的條件是,他(她)必須能夠勝任。多年來,我們與明星的合作是愉快的,他們也能得到成就感。
一個好的演員,不只是不斷地認真研究表演,同樣也是不斷地研究生命。一個好的演員,永遠在體會生活中所接觸的人的心態,甚至能與對方的心態交換,站在對方的立場看世界、看人生,并且不斷地去好奇人性。這些是看電影、看書不一定學得到的。
極目新聞:38年來,您創作了40部作品。驅使您創作的動力是什么?您會和大部分寫文字的人一樣,有焦慮甚至拖延癥嗎?
賴聲川:我的創作方式一直在改變,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寫法。比方《幺幺洞捌》,我大約三天就寫出了完整的劇本。有些花的時間比較多,但一般來說我的動作并不慢。
不過,雖然我下筆的速度快,但收集靈感是持續的長期工作。有時候我寫完一個劇本,回頭一看,才發現有些素材來自十年前或者二十年前的某一件事,或者最近看到的一個新聞等。就像我在《賴聲川的創意學》中說的,靈感需要一個“倉庫”,在這個“倉庫”里,藏著所有你有感覺的人、事、物,它們隨時可以被挑出來作為劇作的素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