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日報訊4月17日訊 4月16日,黃陂廣場上茶香彌漫,黃陂區首屆“盤龍杯”手工制茶大賽正在上演。炒青、揉捻、翻炒、抖散……30位手工制茶師亮出手上“絕活”。
比賽場上,炒茶鍋整齊排開,制茶師們手掌翻飛,刷刷的炒茶聲中,一片片鮮葉在高達200℃以上的炒鍋里逐漸變得纖細挺拔。隨著茶香味越發濃郁,一鍋鍋色、香、味、形上佳的春茶呈現在了評委和觀眾的眼前。

黃陂區第一屆“盤龍杯”手工制茶大賽。 長江日報記者余金蘭 攝
43歲的陳彩文獲得了本次手工制茶比賽的第一名。湖北省茶葉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孫冰現場點評,她制的茶“外形條索扁平,色澤黃綠油潤,內質湯色嫩綠明亮,花香持久,滋味醇爽,葉衣嫩綠明亮”。
陳彩文來自素有“武漢第一茶鄉”之稱的黃陂區蔡家榨街,從14歲開始學習制茶,到現在有近30年的時間。得知自己的茶贏得了專業評委們的青睞,她激動地說:“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手工制茶比賽,沒想到能拿到名次,現場的很多制茶師傅們都是我的老師。”
黃陂區茶產業協會秘書長諶忠伍告訴記者,黃陂茶葉的特點就是湯色純亮,味道醇厚,屬于茶中的“重口味”,符合武漢地區的飲茶喜好。本次活動既是為了提升茶企茶農茶葉炒制技術水平,弘揚中國傳統茶工匠精神,展示茶企茶農制茶勞動成果,也是為了挖掘黃陂綠茶品質特性,打造獨特的“盤龍茶”公共品牌,不斷提高黃陂茶葉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黃陂區茶旅深度融合和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以茶產業推動鄉村振興。

制茶比賽現場吸引了眾多市民圍觀。 長江日報記者余金蘭 攝
活動現場還進行了茶藝表演和茶文化知識競答,吸引了眾多市民的參與。家住黃陂前川的艾玲說:“我平時就愛喝茶,尤其是我們黃陂的茶,這次活動能讓更多人知道黃陂不僅有好山、好水,更有好茶!”
“茶產業和旅游產業一樣,需要優良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黃陂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黃陂區位于茶葉學術界公認的 “北緯30度茶葉黃金帶”,山林資源豐富,有獨特的地質地貌,適宜的氣候條件,還有木蘭文化、盤龍文化、二程文化等歷史底蘊,茶產業發展優勢顯著。目前,黃陂北部每個街道(鄉)都種茶,茶葉規模10萬畝,其中可采摘面積8萬畝,種植面積居武漢市首位。
(長江日報記者余金蘭 劉娜 通訊員邱舒)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