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日報4月22日訊 4月21日15時50分,武漢漢南紗帽燎森酒店的廚師黃志峰收到郵遞員段少武送來的郵政包裹。和以往不同,這個包裹加貼了一張印有“警惕無抵押 低利率網貸平臺”字樣,并附有轄區紗帽街派出所報警電話的反電詐警方提示。

郵政包裹上貼反電詐提示。
30分鐘前,一輛滿載郵政包裹的貨車駛入中國郵政武漢漢南區分公司的中轉大院內,幾百個包裹在快速分揀同時,被貼上各式各樣、色彩繽紛的反電詐警方提示,這標志著武漢經開區(漢南區)警方聯手地方郵政正式啟動“郵你郵我”的反電信網絡詐騙包裹投遞正式啟動。
“凡是所謂‘熟人’發來短信、微信、QQ等要求轉賬匯款的,都要當面或者語音通話核實!”長江日報記者注意到,這些落款為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公安分局的警方提示,語言直白,文字通俗易懂。

精心制作的反電詐小貼士。
漢南區郵政分公司副總經理黃浩濱介紹,每天,漢南地區郵政包裹達6000多個,雖然貼提示麻煩一點,但能讓群眾知曉反電詐知識,很值。國企參與警方主導的反電詐,為守護老百姓的錢袋子出力義不容辭。
“想盡一切辦法,窮盡一切可能。”經開區警方有關負責人介紹,傳統反電詐,主要局限于人防、技防和物防。最根本辦法是提高群眾的反電詐意識。因此,警方上門做宣傳工作,要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必須全方位、無死角發動群眾參與。郵政包裹走進千家萬戶,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是反電詐的一種優選手段。

一個包裹就是一份反電詐流動傳單。
除在報刊中夾帶傳單外,針對市民刷手機的習慣,開發區警方還和郵政合作,將以“附近推”形式在微信朋友圈滾動投放一百萬條的反電詐宣傳短視頻和警方提示。(長江日報記者尹勤兵 通訊員謝威)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