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袁超一 通訊員 蔡蕾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4月26日是第21個世界知識產權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當日召開的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新聞發布會獲悉,湖北法院2020年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9974件,審結9235件,結案率92.6%。
用司法手段為創新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堅持以創新的方法保護創新。”省法院副院長周佳念介紹,湖北法院深入推進知識產權“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知識產權案件“繁簡分流”、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加強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
去年,省法院知識產權庭率先在全院推行“云間庭審系統”在線開庭審理案件,及時擬定《知識產權審判服務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的意見》及“涉疫情解答”等意見措施。
省法院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重要抓 手,全力服務湖北創新開放發展,先后出臺《關于進一步優化制度環境激勵科技創新的建議》《防范化解科技領域重大風險實施方案》等文件,落實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充分運用司法手段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2020年,湖北法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9974件,審結9235件,結案率92.6%。其中一些案件,如武漢智慧城市糾紛案、顏值公司惡意訴訟案、俠客不正當競爭糾紛案,系保障創新成果、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大案要案。
武漢知識產權審判庭是全國首批設立的跨區域管轄專利等技術類案件的知識產權專門審判機構之一。該庭庭長尹為介紹,2020年,該庭收案3234件,結案2711件,其中審結技術類案件385件。
將武漢打造成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優選地
發布會現場通報了10起湖北法院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其中影響力最大的,為武漢智慧城市糾紛案。
2013年,武漢市某區投資1.75億元,購買建設“智慧城市”的軟件產品及服務,并委托其下屬控股國有企業某智慧公司執行具體事宜。
某智慧公司相繼與4家IT軟件公司簽訂8份協議。這4家公司背后的軟件及服務提供商均是某著名跨國科技公司。此后,“智慧城市”項目在履行過程中產生糾紛引發系列訴訟。
2017年,某智慧公司將某跨國科技公司和簽署協議的4家公司一并訴至武漢中院,請求解除涉案合同、退貨退款。一審法院駁回了某智慧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2018年,“智慧城市”項目的總承包公司作為原告,起訴某智慧公司,要求支付剩余款項及利息,一審法院判決某智慧公司支付合同第二階段款項3507萬元及利息。
一審宣判后,某智慧公司不服,上訴至省高級人民法院。因當事人人數多、身份復雜,涉案金額高、六方分歧大,與社會民生息息相關,案件一時成為熱點。經過45次的溝通與協調,六方當事人終于達成一致意見,簽訂調解協議。
省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庭長劉建新介紹,要再接再厲,努力將武漢打造成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優選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