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湯煒瑋、通訊員東成)5月20日,武漢市硚口區某小區內,法院的撤訴通告仍舊張貼著。小區居民張女士說:“前幾天,我們小區78戶居民成了被告,法院一一送達,后調解撤案,法院上門普法,我們當了一次被告,也上了一堂生動的普法課?!?/p>

王先生家住武漢市硚口區某居民小區,并在該小區內4棟一層租賃了一間門面經營商鋪。2020年10月31日早上,王先生來到自己的商鋪前準備開門營業,突然發現自己停在商鋪旁邊過道處的車輛前引擎蓋上竟然有一個破裂的大坑,旁邊還有一塊水泥磚。

王先生調閱自己商鋪門口安裝的視頻監控發現,10月30日晚上9點多鐘,從商鋪所在的住宅樓上方飛下來了一塊磚頭,正好砸在了自己的車上。
王先生在報警的同時,自己先墊付了三千元的車輛維修費。

派出所民警在出警調查后發現,磚頭上沒有有效的證據;根據案發時監控視頻,雖然能夠知曉磚頭的來源方向,但不知道具體從哪兒來。王先生商鋪所在的居民樓有13層,每層有六戶居民,一共78戶。
2021年2月初,王先生向硚口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自己商鋪所在樓棟上方的78戶居民共同承擔自己的車輛維修費和配件費合計3000元。
硚口法院受理該案后,民一庭副庭長李曉丹承辦了這起案件。之后,法官安排助理和書記員依次聯系起訴狀上的78名被告。要么是電話號碼停機、要么是電話號碼是空號,即使電話接通了,要么以為是遇到了電信詐騙一掛了之,要么就是認為與己無關。
考慮到只采取打電話通知當事人的方式效率低下,李曉丹決定到案發現場走一趟。4月30日下午,李曉丹和同事一行八人來到案發小區張貼法院開庭公告,逐家逐戶開展送達工作。

“這個樓上高空拋物一直存在,我們也反映給了社區和物業公司,我們也是受害者,現在怎么成了被告?”
“他自己車停的位置也不對,那塊又不是停車場,被砸了也不能把責任怪到我們這些街坊鄰居身上啊!” “他的車又不是我砸的,憑莫斯要我賠?”
“是噻,都是街坊鄰居,低頭不見抬頭見,你自己找不到人就把我們都告到法院,不是那個事!” 在送達現場,眾多居民在得知是法院前來送達傳票之后,一時間情緒高漲,既有吐槽小區物業對“高空拋物”的管理不力,也有對成為被告的抵觸和委屈,還有的則直接在現場數落起了王先生的不是……

王先生考慮到鄰里關系,最終決定主動撤訴,但是他要求法院一定要通過自己的這起案件以案普法,對禁止高空拋物進行法律宣傳,引起大家的重視,避免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法官同意了他的意見。
5月14日下午,李曉丹和同事再次來到王先生所在的小區,在樓下張貼了法院的撤訴通告,同時還對前來旁觀的居民進行了普法宣傳。

之后,李曉丹一行又來到了社區、物業公司和相關管理部門,向相關單位的負責人員當面送達了司法建議函,要求相關部門要積極從居民普法、增設監控、加強管理等方面履行職責,進一步加強居民對高空拋物危害的認識,切實保護好人民群眾的頭頂安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