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7日,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新聞發布會。會上通報:自2020年1月,開展該項試點工作以來,通過優化司法確認程序、完善小額訴訟程序、完善簡易程序規則、擴大獨任制適用范圍、健全電子訴訟規則,審判質效大幅提升。
用司法確認讓民間調解協議有強制執行力
2019年9月,江蘇公司與武漢醫療科技公司達成協議:由江蘇公司支付15萬元研發費用,請武漢醫療科技公司為其定向開發出租車后窗顯示系統。
江蘇公司支付費用后,武漢醫療科技公司沒能按期交付合格樣品。江蘇公司三次發函,要求武漢醫療科技公司解除合同并返還研發費用,又郵寄解除告知函,武漢醫療科技公司一直不理會。
2021年1月,該案起訴到武漢中院。武漢中院收案后,第一時間啟動訴前調解程序,將案件委派調解組織。在取得雙方當事人信任后,法官與調解員一起,耐心、細致做雙方工作。最終武漢醫療科技公司同意全額退還費用。
考慮到原告當事在江蘇、來往武漢不方便,調解法官建立由法官、書記員、調解員和當事人組成的微信群,在線簽訂協議并申請司法確認。
2月,司法確認裁定書送達后,武漢醫療科技公司即時履行義務。
“試點以后,我們擴大了司法確認的范圍。”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庭長熊青說,司法確認的優勢在于賦予民間調解協議以司法強制執行力。此前,司法確認的范圍僅包括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協議。試點工作開展后,人民法院建立起特邀調解名冊,對于特邀調解名冊內的特邀調解組織或者特邀調解員調解達成的民事調解協議,也可以進行司法確認。“這意味著,司法確認的范圍更廣,受益當事人的范圍也越廣?!?/p>
20件案件全部無紙化審結
“您好,我院已經通過網上訴訟服務平臺向您送達了相關法律文書……請及時關注微信小程序武漢法院司法送達簽收?!?月26日,葉某手機收到了這樣一條信息。同時收到該條信息的共有20人。
3月16日,某銀行通過湖北移動微法院向江漢區法院提交了20件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的起訴狀,要求被告清償所欠貸款本息,并上傳掃描的證據材料。
法院網上立案后,按照借款合同中約定的電子送達地址,向被告發送了起訴狀、傳票等法律文書。
葉某等被告也通過移動微法院閱卷,并提交授權委托書和證據。
4月7日庭審時,葉某與銀行達成調解協議,該院當庭出具《民事調解書》并電子簽章送達。
其中3案被告,通過“騰訊會議”在線方式參加了庭審,線上查閱開庭筆錄并簽名,法院以電子方式送達了裁判文書。
最終,20件案件全部無紙化審結。
“案件審理電子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審判效率?!蔽錆h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庭長李兵說,如果當事人或者訴訟代理人同意以電子訴訟方式進行訴訟活動,可通過“湖北移動微法院”微信小程序進行實名認證后,登錄平臺進行在線立案、證據提交、在線庭審、電子送達等活動,在線電子訴訟行為與傳統的線下訴訟行為具有同等效力。
65件案件從立案到結案僅只用了3天
2020年8月10日,漢陽某民營醫院因經營不善、資金周轉困難,拖欠職工薪水,被65名職工到漢陽區法院起訴。
漢陽區法院啟動綠色通道,當天受理65案并移交給小額訴訟專職審理團隊。
經法官初步審查,該批案件標的額自5300元至138190元不等,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按照以往的正常程序,65件案子需要分別立案,分別審理。
漢陽區法院在征求職工意見后,將案件分為通過小額訴訟和簡易程序審理兩類。
在辦理過程中,經雙方當事人同意,法院將案件委托給駐院特邀調解員。
調解過程中,法官及調解員將前期同類案件裁判結果分享給醫院和職工,讓雙方當事人調整心理預期。
最終,65名被拖欠工資的醫院職工與醫院達成一致,醫院承諾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并當場簽下調解協議。
第二天,法院出具調解書送達給職工和醫院,65件案件從立案到結案僅只用了3天。
“審理一案,帶動一片,以個案示范處理帶動批量案件化解,能大幅提高審判效率。”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四庭庭長梅飚說,針對追索勞動報酬、物業糾紛、機動車交通事故案件等類案,精選幾件案件集中開庭并當庭宣判,邀請其他案件當事人旁聽,使類案當事人直觀了解庭審過程,形成裁判預期,可促成當事人主動申請調解。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湯煒瑋 通訊員 王田甜 張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