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紅色電波”再度回蕩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大劇場,開場即把觀眾拉回到解放前風雨飄搖中的上海。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以“示范黨課”的形式全新亮相,用穿透人心的舞臺藝術讓現場觀眾接受了愛與信念的洗禮。這是“黨課開講啦”宣傳系統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文藝黨課學習觀摩系列活動之一。近年來,上海宣傳系統打造了電影黨課、戲劇黨課、戲曲黨課、故事黨課等“文藝黨課”品牌矩陣,將優秀文藝作品與黨史學習教育和“四史”宣傳教育緊密結合,不斷創新表達方式。
在昨天的文藝黨課上,上海歌舞團榮典·首席演員朱潔靜、王佳俊分享了排演《電波》所帶來的心靈震撼與藝術啟迪。“舞劇尾聲時,上海解放了,人群中蘭芬抱著孩子緩緩走來。她的臉上有笑有淚,駐足回首,瘦弱的背影仿佛在述說著——長河無聲奔去,唯愛與信念永存。”朱潔靜哽咽著說,“蘭芬”的使命就是“保持沉默”、堅守信念、等候勝利,她用無比強大的內心與堅貞的信仰做到了這一切。“‘崇高和偉大’植根于最素樸的生活、最普通的人民,我塑造他們,自己也在成長。謝謝‘蘭芬’!”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誕生至今已演出近250場,在收獲“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和“文華大獎”的同時,也獲得了熱烈的社會反響。有觀眾留言:“走出劇場,看見眼前燈火通明的高樓和車水馬龍的街道,心里感到無比幸福。感謝英雄給予我們的新生活,更感謝他們教會我珍惜、熱愛生活。”在保險公司工作的90后杜孟嬌已經 “刷”了40遍《電波》,她不僅珍藏了每一張票根,也在英雄故事的影響下鄭重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昨天的文藝黨課,也成了舞劇演員叩問初心使命的“考場”。今年5月28日,劇中“李俠”的扮演者王佳俊在《電波》巡演途中成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他說,每一場演出都是一次精神洗禮。“每次舞臺燈光亮起,我都在經歷一場與李白的告別,英雄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同時,我也在經歷一場重逢,因為愛與信念的‘電波’永不消逝!當下的我能通過自己所熱愛的舞臺給予觀眾什么?我希望讓更多年輕人看到、聽到新中國的歷史,讓他們銘記為新中國搏命舍生的英雄。”
每當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演出結束大幕關上,臺下幾乎每個觀眾都濕了眼眶。這道“紅色電波”的穿透力究竟來源于何處?上海歌舞團團長、《電波》制作人、藝術監制陳飛華回答:“每一個中國人內心都有紅色基因,在觀看‘電波’這一刻被激活了。”
如何讓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上海不斷通過創新展示傳播方式,激活紅色資源,講好初心故事,讓黨史教育可見可感,深入人心。在市委宣傳部高度重視和精心指導下,文藝院團充分挖掘紅色資源,推出了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雜技劇《戰上海》、歌劇《晨鐘》、現代京劇《換人間》、交響樂《中國頌》等黨史題材優秀文藝作品,并在此基礎上融入黨員教育內容,創新形成了一批深受黨員群眾歡迎的文藝黨課。
這些政治方向正確、主題主線突出、文藝特色鮮明、形式生動鮮活的優秀文藝黨課將被納入“黨課開講啦”優秀黨課資源庫。據悉,“黨課開講啦”系列活動將充分發揮紅色題材文藝作品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功能,把優秀文藝黨課送到廣大黨員群眾身邊,用接地氣、聚人氣、有生氣、冒熱氣的文藝作品,講好建黨百年故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