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納于冬放言:售票平臺服務費太高了!
耿直的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于冬總是有驚人之語,在今年的上海電影節上,于冬又“開炮”了,6月12日,在第24屆上海電影節開幕論壇上,于冬指出貓眼、淘票票等售票平臺收取的服務費太高了,認為購票平臺服務費比例應該低于電影專資的5%。“不管你的服務費標準怎么制定,你比國家收得還多嗎?專資國家還回到電影行業了,服務費上哪兒去了?企業拿走了。”
在12日的論壇上,就“后疫情時代”如何保持電影市場活力的問題,于冬、光線影業董事長王長田和萬達影視集團總裁曾茂軍都提到了電影票房分成中歸屬于國家電影專資辦的5%票房。曾茂軍建議專資辦資金可以進行青年導演的扶持,那些正在做青年導演計劃的公司都可以獲得支持,于冬還表示,希望專資辦可以緩征3年。
于冬表示,2020年他們免征了8個月——1月1日到8月31日。“湖北省因為疫情嚴重,所以湖北省的電影院免征到12月31日。大家知道我們的復產的時間是7月23日,所以相當于免征了一個多月加上春節前的不到一個月,力度太小了,我希望5%的專資緩征三年,讓行業休養生息,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5%,讓600億票房的30億回到這個行業來。緩征三年,不是說不交,是等行業再好一點,交得更多。”
于冬認為,在線售票平臺對售出的每張票都收取服務費是不合理的,有些影院被收8%、10%,甚至更高,比電影專資的比例還高,而且在行業這么困難的情況下還提高服務費,甚至高于2019年的平均水平。“不管你的服務費標準怎么制定,你比國家收得還多嗎?專資國家還回到電影行業了,服務費上哪兒去了?企業拿走了。”曾茂軍也表示,分配機制不調整很難回血,服務價比票價漲得快。
回應
貓眼淘票票等發布聲明:平臺與院線等按比例分成
6月13日,對于于冬的這一番話,貓眼、淘票票與博納影業發布了共同聲明,予以闡釋。
關于服務費問題,聲明中稱電影票的服務費由售票系統、院線、票務三方平臺共同收取,貓眼、淘票票作為票務平臺實則是代為收取總體服務費,然后再按比例分發給售票系統及院線。票務平臺收取的部分,長期用于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寶等支付渠道的手續費;全國近萬家影院取票機軟硬件的維護;票務平臺系統服務器的使用費;票務平臺系統長期維護升級的各項成本等費用。于冬的發言,指向的是總體服務費過高,是關于票務機制合理性的探討,希望媒體朋友不要過度解讀。文/本報記者 肖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