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戰海峰 通訊員 劉韻琳
“為了不暴露埋伏的戰友,他忍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劇痛,任由火勢蔓延全身,直到犧牲,他始終分毫未動……”
在革命場館傾聽一個黨史故事,在展覽博物館閱讀讀一本革命舊籍,在線上云端看一堂主題黨課……為持續深化“永遠跟黨走”群眾性主題教育,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5月以來,重慶市女子監獄大力唱響潛心學黨史、永遠跟黨走時代主旋律,在“為何學”“怎么學”“學什么”等關鍵環節上下功夫,在隊伍中掀起學習黨史的浪潮。
黨史知識“聲聲入耳”
紅巖革命教育基地、八路軍辦事處舊址、邱少云烈士紀念館...民警們分批次走進革命圣地、教育基地,走近紅色故事、革命舊址,聆聽革命先輩在國民統治區堅持開展工作的故事,重溫中國共產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堅持抗戰、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歲月。民警們通過實境體驗、舊跡感悟、重走革命路喚醒了對為新中國浴血奮戰革命先烈的無限敬仰。
每周一、三、五上午11點半,女子監獄高音喇叭準時響起,“紅色故事”繚繞于耳,民警將黨史知識轉化為一個一個生動的黨史故事,傳播到每個人的耳朵里、心里。“革命故事是經過‘主播’重新編排,編輯制作成為類似于廣播劇的音頻,讓青年民警更易接收,更易共情。”監獄“90”后青年民警李瑛這樣說。
“我是一個生在舊社會,長在紅旗下的幸運兒,在共產黨的庇護下,我們這一代人過上了保溫飽、有工作的好日子...”有著54年黨齡的退休民警馬文榮寫下手稿,在監獄新老黨員座談會上,帶領剛剛成為預備黨員的后輩們憶初心、話變遷,講述“永遠跟黨走”的生動故事,激勵民警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用初心使命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
黨史教育“面面俱到”
走進女子監獄二監區讀書室,只見幾個書架整齊排列,書架上書籍琳瑯滿目,正值休息的民警們圍坐在書桌旁安靜地翻閱黨史書籍。隨著黨史學習教育如火如荼地開展,黨史類書籍成為了民警爭相閱讀的“香餑餑”。
監獄為全體黨員和支部訂購了《中國共產黨簡史》《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等黨史必學書籍,保證學習所需。女子監獄政治處副主任胡紅梅表示,不僅學在線下,監獄還充分利用自主創新研發的黨建云平臺、支部微信群、綜合信息專欄面向全獄民警不定時投放學習資料。
監獄外請黨校專家講學、監獄領導串輔、支部書記領學、民警職工自學,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邀請西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市委黨校專家學者“走進監獄”開設專題課堂,監獄黨委書記以“百年恰是風華正茂 云程發軔萬里可期”為內容開講專題黨課,黨支部書記深度剖析領學,從線上線下、八小時內外、全局網格等方面,全方位落實隊伍黨史學習教育。民警職工經常學、深入學、自覺學,從百年黨史中深刻認識黨先進的政治屬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
學用結合“久久為功”
監獄將“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活動與黨史學習教育結合起來,不斷推動學習教育與監獄中心工作相結合,通過監獄長接待日、執法監督員調研座談會、警屬開放日等活動,廣泛征求意見建議,針對罪犯家屬、社會大眾關注關心的問題難題進行深入摸排,對政策制度作出全面宣講;同時暢通教育改造渠道,充分運用遠程視頻會見系統開展遠程會見182人次,切實解決了罪犯家屬因疫情阻隔、生活困難、距離遙遠等因素不能現場會見的難題。6月初,在監獄第四黨支部民警的關注幫助下,罪犯王某與即將進行手術的幼子開展了一次特殊的親情視頻會見,支部民警為這個患病孩子送去營養“大禮包”和母親王某的鼓勁視頻。
監獄聚焦群眾的困難事、煩心事,組織黨員和青年民警,依托“法幫義工”志愿者服務平臺,走出監獄,走進社區、校園、鄉鎮,開展普法宣傳、心理服務、困難幫扶等多項志愿服務10余次,服務群眾600余人次,切實將為民服務貫徹落實、落地生根。
女子監獄政治處主任陶莉說,從監獄層面出發,“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活動可做的、能做的非常多,在保證監獄監管與疫情防控絕對安全穩定的前提下,監獄堅決做到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進一步推進黨史教育成果轉化成工作成果與實際成效,立足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觀念,不斷強化監獄服務意識和奉獻意識。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