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22日電 一部網絡電影能取得什么樣的票房成績?受眾又是否可能接納現實題材的網絡電影?很多人或許根本沒想過這樣的問題。
其實,一部現實題材網絡電影已能收獲幾千萬的票房了。
記者近日從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主辦的一次研討會上獲悉,2020年末上線的現實題材網絡電影《中國飛俠》就收獲了兩千五百多萬票房。

《中國飛俠》海報
在大多數人印象中,網絡電影作品以架空、玄幻等題材居多,此前票房超千萬的網絡電影也絕少有現實題材作品出現。
那么,業內是如何看待這一變化的?
網絡電影受眾結構劇烈變化:城市化、年輕化
“這幾年,像《大江大河》《覺醒年代》這類作品都非常火。”《中國飛俠》出品人、奇樹有魚創始人兼CEO董冠杰認為,除了整體環境、氛圍的改觀外,網絡電影的受眾也確實在發生變化。
他表示,現在的網絡電影受眾已不只是之前想象的四五線“小鎮青年”了,正在快速地向二三線甚至向一線城市變遷,目前更多用戶來自于二線、三線城市甚至是一線城市的年輕用戶。
與此同時,受眾也變得更為年輕。“移動互聯網這一批主流受眾是‘95后’‘00后’。這批用戶生長于互聯網時代,從小就在接觸互聯網,跟著互聯網獲取信息的習慣已經養成。”
同時,董冠杰認為,這批成長于中國高速發展時期的年輕受眾,對國家、對民族、對自己文化更為自信。
用戶倒逼行業向現實題材靠攏:有品質、有情感
正因此,新用戶結構的變化對網絡電影的內容也帶來一些變化。
董冠杰告訴記者,“大家的審美在快速提升,如果我們還只是做一些相對懸浮的、偏想象的網絡電影已經不夠了。更多的受眾希望除了滿足想象力之外,還有很多需要一些有情、有品的內容,就是更有品質或者更有情感代入的。”
事實上,董冠杰所帶領的團隊也并非第一次做現實題材網絡電影。此前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毛驢上樹》把鏡頭對準精準扶貧工作,以“第一書記”為主角,反映農村脫貧攻堅的面貌。
但在幾年前,整個團隊對這樣一部現實題材作品,明顯不如今天有信心。“這部作品上線以后,我們發現有那么多用戶評論、那么多積極的參與,這給了我們特別大的信心。”
從那時起,團隊意識到,“用戶換代了”。“他們真的是跟我們以前想象的觀眾有極大的不同。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沖擊,所以我們才會又做了《中國飛俠》。”董冠杰說,從這個角度看,其實是“用戶在倒逼行業往現實題材靠攏”。
現實題材的創作難度極大:去懸浮、寫實化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現實題材作品的創作難度要遠高于架空類型作品。
“現實題材的創作難度其實非常大。”董冠杰指出,如果做一部古裝、魔幻、玄幻作品,創作者完全可以靠想象力完成;但現實題材不一樣,做現實題材創作最大的難題就是怎么讓作品寫實,不那么“懸浮”。
他也坦言,現在很多從業者比較年輕,受生活閱歷、各方面經驗所限,不太能夠做到在某一個領域很熟悉,所以現實題材創作需要做大量采風、調研。
董冠杰告訴記者,雖然這對網絡電影創作者是比較大的挑戰,但隨著這個行業越來越成熟,網絡電影也需要靠更高質量的作品贏得用戶。(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