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包永婷、王永娟、郁婷藶、劉曉晶、汪偉秋7月1日報道:在鮮紅的黨旗下,“七一勛章”獲得者、76年黨齡的著名作曲家呂其明帶領來自上海各條戰線的100名新黨員代表一起莊嚴舉起右拳,發出擲地有聲的入黨誓詞。
7月1日晚,《光輝的旗幟——上海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晚會》在上海大劇院舉行,呈現在中國共產黨偉大旗幟引領下的百年歷程和光輝成就。
再現開天辟地大事件
晚會在大型交響歌舞《紅旗頌》中拉開序幕。領舞之一、上海芭蕾舞團青年演員吳虎生說:“呂其明老先生的音樂表現的是人們仰望紅旗冉冉升起時,內心涌動的激動和澎湃。在和舞伴戚冰雪演繹時,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個重要歷史瞬間。”
整臺晚會分為“信仰之光”、“奮斗之歌”、“復興之路”三個篇章,采用文獻性短視頻與講述人講述相結合的形式,總起每一個篇章版塊,并與舞臺表演互相融合。
100年前的上海望志路106號,一張長條桌旁,13位內心火熱的年輕人亮起了燈盞,猶如擎起了一把熊熊火炬,給中國人民送來了光明和希望。在王仁君等演員帶來的情景表演《開天辟地》中,“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這一開天辟地的重大歷史事件在舞臺上再度呈現。王仁君是正在上映的電影《1921》中毛澤東的扮演者,他說:“在黨的誕生地上海參加文藝晚會慶祝黨的生日,對于一個黨員、一個文藝工作者來說,是莫大的榮光。”
除了再現中共一大的偉大歷史時刻,晚會還在中共一大紀念館前設立分會場,《再唱山歌給黨聽》等歌舞節目以主會場和分會場隔空互動的方式上演。“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到中共一大紀念館參加合唱,我非常激動。”華東師范大學地理學研三學生高瀛遠說:“雖然沒有經歷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年代,但在歌聲中回溯歷史,依然感動。”
致敬功勛老戰士、新時代奮斗者
“那個夜晚,在囚車上,一同慷慨赴死的龍華獄友們,要為這對向死而生的戀人舉行一場特別的婚禮。鐐銬是他們的花環,雪花是他們的婚紗,槍聲是他們的禮炮。”伴隨深情地講述,情景舞蹈《囚車上的婚禮》演繹“龍華二十四烈士”中蔡博真、伍仲文這對革命伉儷的感人故事。伍仲文的扮演者張思涵說:“在一遍遍的排練中,我們也被他們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感動,流下眼淚。”
100年來,無數英雄先烈為建立、捍衛、建設新中國英勇犧牲,無數仁人志士為中華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頑強奮斗。10位平均黨齡超過70年的革命老戰士來到舞臺中央,向年輕黨員們傳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聽黨的話,永遠跟黨走!”98歲高齡的新四軍老戰士鮑奇將軍如是說。
獲得“七一勛章”的新中國第一代勞模黃寶妹等100位上海黨員勞動模范代表走上舞臺,合唱《在燦爛陽光下》。“整臺文藝晚會是一堂生動鮮活的黨史教育課,讓我們對今后的發展更加有信心。”全國勞動模范、上海電氣集團劉霞表示,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身處發電裝備行業的我們,要不斷通過技術創新來適應新的發展要求。
從“嫦娥”九天攬月、“天問”成功落火,到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將3名中國航天員送上太空,進駐中國空間站,我國航天事業不斷取得新突破,這其中凝聚著上海航天人的辛勤耕耘與無悔奉獻。三代上海航天人代表和三面簽滿了上海航天人名字的隊旗一起亮相晚會。晚會總導演趙蕾說:“晚會的名稱叫‘光榮的旗幟’,策劃過程中,我們發現航天工作者早就有在隊旗上簽名的慣例,每面旗子上的名字都融入了他們的情感和努力,特地請他們帶到晚會現場。”
三面旗幟中,有一面是剛帶回上海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八院試驗隊隊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貨運飛船系統副總設計師曹俊生說:“很多航天工作者都是默默無聞的,而旗幟是歷史的見證,希望更多人了解航天、關注航天,為我們中國航天加油!”
為晚會量身定制歌曲、舞臺
“這群人的腳步,喚醒東方。這間小屋的燈光,編織山河的新裝。”歌唱家石倚潔用高亢的嗓音演唱《日出又東方》。這首歌曲是為晚會專門創作,用詩意的語言將黨的百年歷程濃縮在短短三分多鐘內。“經過中國共產黨人的浴血奮戰、發奮圖強,今天的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經舉足輕重,這是我們作為中國人的驕傲。”石倚潔說。
作為晚會為數不多與傳統藝術形式有關的節目,京歌《領航新征程》由尚長榮、陳少云兩位京劇表演藝術家領銜。年逾八旬的老藝術家尚長榮感慨良多,他表示,作為一名“80后”,自己親眼見證了國家在黨的帶領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過程;作為一名戲曲工作者,自己深受黨的教育,更要加強擔當意識,更要用情、用心、用力去抒寫、去謳歌、去描繪、去演繹!
一群外國友人用一首《我愛你中國》表達對中國、上海的熱愛,現場觀眾跟著節奏拍手。“我在上海工作、生活了29年,感受到中國經濟和營商環境的發展。”來自丹麥的李曦萌是上海一家外資企業創始人。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吸引著眾多外國人前來學習、工作、生活。來自澳大利亞的白馬克不僅在中國安家落戶,還加入抗疫志愿者隊伍,“因為我看到了中國民眾團結一心抗擊疫情的過程,看到了中國共產黨強大的執政能力。”
多媒體呈現下的巨幅歷史畫卷引領著領觀眾在時空的隧道中穿梭,重現紅色記憶。舞臺設計上,晚會使用800多平米LED大屏結合投影技術,將舞臺層次進行延伸。晚會總導演劉文國介紹,180度的全屏幕給人聲臨其境的感覺,這也是上海首次在電視晚會中使用22塊移動旋轉屏,通過編程組合技術和燈光效果,打造出沉浸式視聽體驗和裸眼3D效果。
7月2日,晚會將在東方衛視、上視新聞綜合頻道、都市頻道、百視TV、看看新聞等電視和網絡平臺播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