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孫澤宇
視頻剪輯 彭婉馨
通訊員 蘇暢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即便專業調解員,往往也很難讓當事雙方都心服口服。但在美麗的東湖風景區,居民群眾每當發生口角之爭,都會說“咱們去找邱警官評評理!”
7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來到東湖風景區聽濤派出所,了解到一段長達4年的恩怨,在民警邱爽的調解下得以冰釋。

“00后”女孩約拍中起糾紛
2017年,花季女孩小美通過網絡平臺,結識了讓她稱為“哥哥”的李維。兩個人隔著屏幕聊得十分投緣。不久,李維覺得小美很有“鏡頭感”,提出想與小美見面,并自稱是“民間攝影師”,可以為她拍攝一套寫真照。
很快,小美和李維相約在東湖風景區拍照。在李維的鏡頭中,小美如花似玉、風情萬種。拍到一處,李維稱要去廁所方便一下,讓小美幫他保管一會單反相機。李維在回家后,發現單反相機上有一道裂縫。他找到小美,索要3萬元賠償相機的費用。
小美非常無奈,自己明明沒有弄壞相機,李維又拿不出證據,她當場回絕。性格內向的李維并沒有過多爭執,此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今年6月份,小美已是一名大學生。李維再次找到小美,依舊向她索要相機賠償費用。小美仍然拒絕。李維將小美的照片打印出來,附上含有人身攻擊的文字,做成傳單在小美學校內散發。
小美的母親非常氣憤,多次找到李維當面對質,還稱要請律師起訴他,并向警方報案。邱爽主動將這起糾紛案攬了下來,分別找到當事雙方了解情況后,6月下旬,他將雙方約到派出所進行調解。
長達4年的恩怨得以冰釋
“說實話,3萬元的賠償費確實是高了。”與李維單獨談話時,邱爽有一個調解訣竅——“現身說法”,他說,自己每月工資才幾千元,每月還要貼補家用3000多元,3萬元得讓他攢好久。李維聽了依然不松口,邱爽再出第二招——“依法行事”。“你惡意詆毀小美的行為,屬于尋釁滋事。”邱爽義正言辭,“但此事是由經濟糾紛而引起,還有可以調解的余地。”

話音剛落,邱爽又變換角色,使出第三招——“打成一片”。在李維面前,他當起了“知心大哥”,把李維帶到陽臺上,面對風景秀麗的東湖,兩人如朋友般攀談起來。邱爽見李維對賠償金并不執著,而是“一根筋”地一直生悶氣,便將自己的聯系方式給到李維,并承諾今后遇到任何拿不準的事,都可以來請他支招。

經過邱爽的調解,李維表示放棄索賠,小美也不再追究李維散發傳單的行為。雙方先后簽署調解協議書握手言和,長達4年的糾紛,得以冰釋。
不算“KPI”的調解他干得很“爽”
因為媽媽是警察的緣故,小時候,邱爽總喜歡戴著媽媽的警帽照相,仿佛自己就是正義與光明的化身。如今,邱爽很愛鉆研犯罪心理的相關知識,也一直想考取心理咨詢師證。

“實話說,調解比執法要難多了,執法直接走法律程序就行,而調解則需要耗費更多精力。”邱爽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如果不把案件調解到底,當事人就會存有報復心理,可能累積更大的矛盾。
邱爽今年35歲,從特警轉崗至東湖分局聽濤派出所,2年來成功處理60多起糾紛,調解成功率達100%。他的工作獲得了群眾的信任和同事的尊重,“調解哥”的稱號也逐漸在美麗的東湖畔傳開。派出所民警完成治安糾紛的調解,往往不是“KPI”硬指標。邱爽通過解決一件件小事,成就了社區安寧和諧,群眾安居樂業的大事。聽濤派出所所長呂濤說:“正是因為他把當事人當作自己的親人朋友,他才能夠把自己融入遇到的案件當中,找準每一起案件的矛盾焦點。”

看著當事雙方怒氣沖沖、吵吵鬧鬧而來,通過自己的調解,他們又帶著笑臉滿意而去,邱爽說,每當見到這種時刻,自己都會很爽,“就跟自己的名字一樣。”
(以上當事人均為化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