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7月5日電 (記者 林艷華)“花融錦帶、棧道流水、魚翔淺底”,在廣西南寧市水塘江岸,井然有序的污水收集系統和規劃科學合理的景觀生態工程取代了昔日污水直排和面源污染的現象,往日雜草叢生的土坡已經變成集休閑、娛樂、環保及帶有海綿城市特點的環境景觀運動場。這是南寧市黑臭水體治理的一個縮影。如今,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是南寧很多河流的真實寫照。
南寧簡稱“邕”,是座因水得名的城市。母親河邕江穿城而過,18條城市內河縱橫交錯。《南寧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工程項目前期普查報告》顯示:全市建成區有13條內河共38個河段屬于黑臭水體,總長度99.4公里。過去,污水通過直排口流入內河及邕江,城市污水處理廠超負荷運行,給城市環境和民眾生活帶來不良影響。
作為全國第一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2015年,南寧市在全國較早探索實施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建設的內河流域治理項目——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項目。通過先抓流域黑臭水體綜合治理,再結合“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利用自然力量凈水蓄水,昔日黑臭的小河溝改造后變成水清景美的濕地公園。
由此,南寧市開始轉變黑臭水體治理思路,將那考河生態治理模式復制應用于城市內河綜合整治中,使其從“末端治理”“只治水里”轉向“全過程治理”“水陸同治”。
南寧市水塘江綜合整治工程PPP項目是全國財政部第四批PPP示范性項目。項目整治的河道總長4.43km,橫跨良慶區、江南區、經開區三個行政區,是一個點多面廣、多專業、多隊伍交叉施工且需大面積控源截污與污水集中處理的水環境治理項目。
中建五局廣西公司南寧市水塘江綜合整治工程項目執行經理饒峻石介紹,南寧水塘江綜合整治工程PPP項目是南寧市黑臭水體攻堅及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民生工程。2017年啟動,到今年9月30日前將完成所有的建設內容。這一項目在合理規劃和功能分區的基礎上,實現城市內河綜合治理及人居環境提升總體要求,使水塘江成為一條具有防洪、生態、景觀、文化等功能的健康河道,徹底改變周邊區域的人居環境。
水塘江水質凈化廠是南寧市水塘江綜合整治工程PPP項目8個子項之一,它的建成,打破南寧市江南區無污水廠的困境,南寧市水塘江流域也徹底告別工廠污水、生活污水直排的日子。“經過我們廠處理的排放水可以達到一級A的排放標準。”水塘江水質凈化廠廠長廖東說。
經過4年建設,水塘江綜合整治工程已對周邊環境改善產生實實在在的成效。項目進場以來已完成河道截污、河道整治、污水處理廠建設、流域內城市污水管網建設等內容,昔日讓周邊民眾“掩鼻而過”的水塘江,如今變成水清、岸綠、景美的濕地公園。接下來將重點圍繞景觀、生態和海綿城市等亮化工程的建設。
據不完全統計,自黑臭水體治理工作開始以來,南寧市累計投入資金逾360億元。經過系統治理,截至2020年年底,南寧市建成區38段黑臭水體全部消除黑臭,內河流域水環境明顯改善,生態系統持續優化,“水城南寧”呈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生活場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