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5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5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該中心成功研制的微波濕度計-II、全球導航衛星掩星探測儀-II(GNOS II)、電離層光度計(多角度)和空間環境監測器四臺載荷,當天隨風云三號E星成功發射升空。
風云三號E星搭載的微波濕度計-II共15個探測通道,系統整體性能指標大幅提高,靈敏度、定標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具有溫濕度同步探測功能,工作于晨昏軌道,與上下午星組網,實現溫濕度觀測資料全球無縫覆蓋,致力于為數值天氣預報提供及時準確的大氣濕度和溫度初始場信息,提升對臺風、暴雨災害性天氣的預警能力,長期連續的溫濕度觀測數據為氣候和氣候變化再分析提供可靠數據源。
風云三號E星搭載的GNOSII是風云三號C星和D星上GNOS的升級。GNOS II繼承了GNOS的掩星探測功能,同時又新集成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海面風場探測功能,可實現電離層、大氣層和海面立體監測,GNOS II探測儀獲取的大氣參數廓線和海面風速產品數據集可用于全球和區域數值天氣預報、氣候變化研究和防災減災等領域。風云三號E星GNOS II將在國際首次實現GNSS掩星和遙感一體化探測、國際首次實現海面風場的散射計與GNSS遙感一體化協同探測。
風云三號E星搭載的電離層光度計(多角度)是一種具有三個探頭的高靈敏度氣輝強度探測儀,該儀器通過探測氧氮遠紫外波段(132-180納米)氣輝輻射強度,并針對日側、夜側和晨昏光照特性配置三個探頭和三種工作模式,有望實現高靈敏度日側、夜側及晨昏時刻電離層氣輝變化的監測,進而獲得電離層電子密度、熱層氧氮比等產品。該載荷為風云三號E星全新配備星上定標功能,也是國際同類載荷上首次開展星上定標,將為載荷數據的定量化應用提供保障。
空間環境監測器是風云三號衛星的遙感儀器之一,其主要任務是監測軌道空間典型的環境要素特征及其發生、發展過程。E星上配置有高能粒子探測器、中能質子探測器、中能電子探測器、輻射劑量儀、充電電位探測器、磁強計和環境遠置單元共7種載荷,對衛星運行軌道的粒子輻射環境、輻射劑量、表面電位和矢量磁場進行綜合測量,可為空間天氣預警預報業務、航天活動規劃、衛星防護設計及空間科學研究提供必要科學數據支持。
風云三號E星是風云三號03批氣象衛星的首發星,也是世界民用業務氣象衛星家族中首顆工作在晨昏軌道的衛星。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在星載四臺載荷研制過程中,研制團隊攻堅克難,創新采用多項新研產品和技術,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完成研制工作,確保衛星總體計劃完成。(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