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會老去,人設不崩
虛擬偶像破圈 資本涌入千億賽道
近日,洛天依九周年生日會上,眾多粉絲從五湖四海匯聚到上海。他們對洛天依的歌如數家珍,在臺下吶喊著“女兒”“寶貝”……也在生日會結束后徘徊不舍。
紅星資本局了解到,洛天依是以雅馬哈公司的VOCALOID3語音合成引擎為基礎制作的全世界第一款VOCALOID中文聲庫和虛擬形象。洛天依擁有著龐大的粉絲群體,是國內最早實現盈利的虛擬歌手。
獨特的外形、完美的人設,經過精心打造的虛擬人逐漸走進現實世界:從頂流洛天依到品牌自身的虛擬人,再到社交媒體上的各類虛擬主播……
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資本進入了虛擬人賽道。近日,虛擬人頭部公司次世文化宣布于近期完成了500萬美金的A輪融資,創世伙伴CCV領投,老股東順為資本跟投。對于資本而言,“虛擬人”有可能成為一個黃金風口。
虛擬歌手、虛擬主播 虛擬人進入大眾視野
2016年11月,日本虛擬主播絆愛(Kizuna AI)在社交媒體發布了第一個視頻,并在此后開始進行直播活動,虛擬偶像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2021年,洛天依登上春晚舞臺,虛擬偶像正從二次元圈子逐漸走進主流視野。
近年來,眾多藝人都擁有自己的虛擬形象,主要分為標志性形象和真人形象兩種。比如劉德華的“安逗”和“黑仔”早在2007年就誕生了,是劉德華自己親手創作的卡通形象;2020年某衛視跨年晚會上,黃子韜與自己的二次元形象韜斯曼上演了一出舞蹈battle,動漫人物與現實真人同臺競技;當紅女星迪麗熱巴推出的虛擬形象“迪麗冷巴”,根據其真實日常進行改編的作品《冷巴ACTION》,也獲得了很高的關注度……
“虛擬偶像是通過繪畫、動畫、CG等形式制作,在網絡等虛擬場景或現實場景進行演藝活動,但本身并不以實體形式存在的偶像人物,是一種完全通過技術手段創造出的人物形象。”入駐虛擬主播已達百人的成都極光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光社科技)是一家新成立的虛擬主播全產業鏈服務商,極光社科技相關負責人告訴紅星資本局:“目前虛擬偶像主要應用于動畫制作、游戲開發、直播表演、AR演唱會以及直播帶貨領域。”
“不會有緋聞”“人設不會崩塌”“符合完美主義”等標簽的虛擬偶像,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
互聯網大廠 紛紛入局虛擬偶像賽道
2021年7月19日,北京樂華圓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現一則工商變更的信息,新增浙江東陽阿里巴巴影業有限公司、字節跳動關聯公司北京量子躍動科技有限公司等為股東,這在業內引起了不小關注。
這項投資的焦點聚集在虛擬偶像團體A-SOUL身上。
2020年11月23日,樂華娛樂發布了A-SOUL首支團體預告,宣布將推出旗下首個虛擬偶像女團,其成員由向晚(Ava)、貝拉(Bella)等外形、性格不同的5人組成。2020年12月2日,A-SOUL發行團體第一張單曲《Quiet》,出道短短幾個月,全網粉絲數便突破三百萬。
當前,字節、阿里、網易、騰訊等互聯網大廠已悉數入局虛擬偶像賽道。
最新數據顯示,虛擬偶像賽道獲得了資本的青睞。頭部虛擬偶像公司萬像文化在今年3月得到了來自SIG海納亞洲的數百萬美元融資;成都的伊拾七也獲得了瑞風資本和原力創投的天使輪融資。
資本的涌入,使得原本只屬于二次元小眾文化產物的虛擬偶像,向多次元靠近并提供了更多維的商業變現可能。
近期,艾媒咨詢發布了《2021中國虛擬偶像行業發展及網民調查研究報告》,報告顯示, 在群眾娛樂需求持續增長以及網絡和影像音頻技術不斷迭代的環境下,中國虛擬偶像產業逐漸走入發展的高峰期。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虛擬偶像核心產業規模為34.6億元,同比增長70.3%,預計2021年將達到62.2億元。隨著商業價值被不斷發掘,虛擬偶像與越來越多的產業聯系在一起,帶動周邊產業發展的能力愈發強勁。2020年虛擬偶像周邊市場規模為645.6億元,預計2021年將增長至1074.9億元。
商業場景較少
虛擬偶像面臨變現難
“現階段,比如一個人從愛奇藝或者騰訊的選秀節目中出道了,他就可以馬上去拍電影、綜藝,或是發唱片,進行線上線下的見面會。但虛擬偶像沒有這么多場景去實現,所以我覺得虛擬人真正的爆發是在足夠多的虛擬娛樂場景出現的時候,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次世文化CEO陳燕向紅星資本局分析道,“在場景沒有拉開之前,很難打造一個被所有人都喜歡或者認知的虛擬偶像,反而在細分領域中更容易出機會。”
除了場景問題,虛擬偶像目前更多面向Z時代的受眾,真正達到社會的全面普及需要多少時間呢?
原力創投創始合伙人盧宇翔表示:“過程肯定是需要的,虛擬偶像這個行業現在確實比較新,但是它發展應該會很快。”
盧宇翔認為,虛擬偶像還不夠剛需,虛擬偶像的商業場景較少。
“但這一點也在逐漸變好,現在很多的傳統行業也在用虛擬人打廣告,比如汽車、美妝等行業,部分代言人也從傳統的明星變成了虛擬偶像。”同時,盧宇翔判斷,真人和虛擬人會是一個共存的趨勢。真人代言人稍微有點負面新聞,產品就會受到影響。虛擬人的產出慢一點,但是沒有負面,很好控制。
在談及虛擬偶像的商業邏輯時,次世文化CEO陳燕表示:“在整個賽道里面,今年和去年的紅利是非常明確的。”
“總的來說,今年對于整個虛擬偶像賽道或者虛擬人賽道確實是非常有紅利的一年,越來越多品牌都愿意下場去開發自己的品牌虛擬形象,次世文化幫花西子、I DO都分別打造了自己的品牌虛擬形象。同時還有很多品牌會選擇像翎Ling這樣的數字IP來進行合作,比如特斯拉、奈雪的茶、太平鳥,我們都進行了多次合作。”
極光社科技相關負責人告訴紅星資本局:“目前國內的虛擬偶像行業雖入局者激增,但擁有高影響力和有絕對號召力的虛擬偶像廠牌尚未成型起勢,對于等待入局者來說,仍有非常多的機會。”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許媛 費成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