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戰海峰 通訊員 陳昶
重慶渝北,承載著無數巴渝兒女“家和遠方”的情感與夢想,當遠航的班機落地,走出機場便進入了重慶市公安局渝北區分局兩路派出所轄區。這里是渝北區政治、文化中心,這里的百姓安居樂業,社會治安平穩有序,安定繁榮背后,凝聚著兩路派出所70年來的不變初心和使命傳承,是兩路派出所多年來全力實踐并創新“楓橋經驗”結出的珍貴碩果。
渝北區公安分局兩路派出所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國首批成立的公安派出所之一,是公安部命名的一級公安派出所,重慶市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轄區面積36.8平方公里,下轄11個社區,目前有在編民警51人,輔警100人,實有管轄人口10余萬人。近年來兩路派出所先后榮立集體二等功、三等功10余次,獲評“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渝警楷模”“全國巾幗文明崗”等榮譽稱號60余項,涌現出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曾淑俊等先進典型。
“楓橋經驗”是公安機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最好詮釋,在創建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征程中,渝北區公安分局兩路派出所錨定“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實踐并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實現“基礎牢、治安好、發案少、黨和人民滿意”目標上持續發力,在實踐中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楓橋式公安派出所”之路。
如何讓黨員民警發揮出最大作用,把黨的政策和關懷真正送到群眾身邊?兩路派出所長期以來從實踐中不斷認知,不斷總結提高,形成了一整套有特色的做法:兩路派出所全力狠抓“三化”即“黨建標準化、隊建規范化、工作精細化”建設,壓實黨建責任、完善陣地建設、規范組織生活、強化黨員日常教育、管理和監督,推進黨內生活標準化;同時打造“三型”即“學習型、服務型、高效型”警隊,以“領導班子好、隊伍素質好、制度機制好、思想作風好、工作業績好”的“五好目標”為努力方向,用好“主題黨日”“政治生日”“三微講堂”等平臺,把黨小組設在一線案偵團隊、社區警務隊、便民警務站點,將黨組織拓展到派出所的各個工作單元。為增強隊伍凝聚力,兩路派出所還專門打造了集休閑、健身、生活等功能為一體的“職工小家”,定期開展慰問與心理疏導活動。兩路派出所以黨建促進隊建,以黨建帶動工作,通過黨建提升民警個人素質和為群眾服務能力,在實現隊伍良性發展的同時,使黨組織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核心。
2019年7月,兩路派出所成立了由時任教導員曾淑俊命名的“曾淑俊勞模工作室”,結合在渝北區公安分局試點的律師駐派出所工作模式,專門負責調解轄區各類矛盾糾紛。派出所上下牢記與群眾保持血肉聯系的原則,把群眾的事當做自己的事,工作室運行兩年來,在實踐中培養了一批懂群眾心理、懂群眾語言、懂溝通技巧、會化解矛盾、會調處糾紛、會主動服務、會宣傳發動、會處理群體性事件的骨干民警輔警。
兩路派出所在調處矛盾糾紛時采取“1234工作法”即:“1個目標,擅于控制對立或混亂場面”“2次握手,溫暖矛盾雙方對立情緒”“3個結結,找準癥結、打開心結、依法了結”“4個工作態度,熱心、耐心、細心、恒心”?!?234工作法”在調解實踐中逐步成熟,形成了多警聯動、多部門協同、多方參與的多元化矛盾糾紛調處體系,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達99%以上,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派出所,矛盾不上交”的目標。
矛盾糾紛的順利調處,帶來的是社會的和諧穩定。10年來,兩路派出所轄區未發生任何個人極端暴力犯罪案件、重大群體性事件和重大“民轉刑”案件,群眾對派出所的滿意度在渝北公安各部門中始終保持首位。
群眾看公安,關鍵看破案。近年來,兩路派出所緊密圍繞公安主業,結合實際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打防管控”治安管控體系,轄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均逐年提高。
打擊破案方面,兩路派出所推行“321智偵工作法”即:“強化培訓、考核、協作3個單元”“建設‘綜合指揮中心’與‘情報研判中心’兩個中心”“建立1套研判、偵查、行動一體化運行機制”,該工作法的落實使派出所辦案效率大幅提升。
社會防控方面,兩路派出所推行“842智防工作法”即:即實現防范觀念變革由“他防”到“自防”、黨政作用發揮由“參與”到“主導”、內部制度優化由“消極”到“積極”、街面巡邏防控由“被動”到“主動”、群眾防范宣傳由“空泛”到“具體”、單位場所檢查由“粗放”到“細致”、高危人員管理由“寬管”到“嚴控”、突出犯罪打擊由“低調”到“高調”等8個轉變;推行“全面安裝防盜門、安裝防爬刺、安裝報警器、安裝B級鎖”4項物防措施;落實“建設視頻監控2800處、標注社會視頻8000處,協助商家建設店堂門市紅外線報警系統”2項技防措施。為廣泛動員群眾參與治安防控,兩路派出所探索施行“111工作機制”即組建100支義務巡邏隊、組建100個群眾微信群、物建1000名平安志愿者,全面整合社會資源,提升治安預警預防能力。
今年在上述工作法帶動下,兩路派出所轄區刑事案件發案同比下降9.62%,發案率大大低于其他城區派出所,其中侵財類案件發案同比下降12.7%,電信詐騙案件發案同比下降20.37%,現行案件破案率大幅度提高。今年已破獲各類刑事案件45件,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13萬余元。
兩路派出所所長曾淑俊在轄區有一個響亮的綽號“曾媽”,從教導員到如今的所長,她在兩路派出所整整工作了10年,這10年中她不知道服務了多少群眾,為群眾做了多少好事。無論大事小情,老百姓都喜歡到派出所來解決,群眾愛戴她、信任她,她也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帶動全所民警輔警為轄區群眾服好務,用重慶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兩路派出所,確實要得!”
兩路派出所結合“楓橋經驗”搭建“警民連心橋”,民警深入社區,主動了解群眾困難,全力幫助群眾解決困難。今年先后組織10余個調研組、80余名民警輔警直插一線,走訪20余家企業單位、居民6000余戶,協調解決重大困難16個;“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兩路派出所先后推出“預約服務”“上門服務”等舉措,加大“不見面服務”力度,針對老、弱、病、殘和特殊群體實行“一站式”上門服務;通過“向人民報告”“開門評警”“警民懇談”等活動,依托傳統媒體和新媒介平臺及民警、輔警個人朋友圈等載體,大力宣傳提升群眾安全感的新做法、新舉措,大力宣傳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反詐、防盜、防事故等安全知識,深受轄區群眾歡迎。
2019年,兩路派出所創新成立“青少年關愛驛站”,由10名民警、兩名駐所律師、兩名心理咨詢師組成工作組,旨在幫扶、挽救問題青少年,用法警示教育未成年人,用理疏導引導未成年人,用情寬容關愛未成年人,讓“家長管不了,學校不想管”的孩子重回正軌。青少年關愛驛站成立以來,已先后幫扶23名問題青少年糾正不良行為,回歸正常生活。
如今“青少年關愛驛站”已成為渝北區公安分局服務群眾的一大品牌,曾淑俊說:“保護未成年人,引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事關民族振興和國家未來,我們要通過這個驛站全力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竭力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飛速發展,“楓橋經驗”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也被不斷賦予新的內涵。重慶市公安局渝北區分局兩路派出將始終做“楓橋經驗”的忠誠實踐者,并在時代洪流中不斷結合自身實際創新“楓橋經驗”,讓派出所工作再上臺階,全力打造符合時代特征的新時代“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