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日報8月23日訊 人紅是非多,戲紅了也一樣。8月9日以來,電視劇《掃黑風暴》在東方衛視、北京衛視及騰訊視頻同步開播,12日登陸央視八套。作為第一部反映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重大行動的電視劇,該劇熱度一路攀升,截至23日,騰訊視頻播放量已突破20億次。
然而,戲里掀起《掃黑風暴》,戲外更需掀起“掃盜版侵權風暴”。先是騰訊視頻作為該劇獨家網絡播出平臺,起訴抖音侵權并索賠一億元。緊接著,網絡中又出現了《掃黑風暴》全集盜版資源,該劇再發《反盜版聲明》并表示已向公安機關報案。

一部高揚法治大旗的作品,卻遭雙重侵權,也暴露出著作權保護中長期存在的一些難題與矛盾。
騰訊視頻起訴抖音侵權,索賠一億元
長視頻、短視頻平臺之爭升級
18日,媒體曝光“由于熱播劇《掃黑風暴》被抖音未經授權搬運剪切,騰訊視頻日前以侵犯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為案由,將抖音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并透露“騰訊視頻索賠1億”。此后,抖音回應稱“已處理騰訊的投訴視頻超8000條。”
目前,在抖音平臺上搜索“掃黑風暴”,熱門結果多為該劇官方賬號、媒體新聞報道等。但“幾分鐘追完一集電視劇”、“三分鐘快速看電影”等早已成為不少觀眾的習慣,短視頻平臺上“剪切”“搬運”影視劇的現象也屢見不鮮。
由此引發的長視頻、短視頻平臺之爭,更是在今年漸入白熱化。4月9日,5家視頻網站和53家影視公司發布《聯合聲明》,針對“未經權利人授權,將影視作品進行任意剪輯、切條、搬運、傳播”的“大量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要求廣大短視頻平臺和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尊重原創,保護版權。同月的23日,5家視頻平臺、54家影視公司、近500位藝人發布聯合《倡議書》,要求短視頻平臺清理未經授權的類似影視作品內容。6月,多位視頻網站負責人在論壇中疾呼“不要做賊”“要走正道”,更直指“所謂‘二創’是‘軟盜版’。”
但像騰訊視頻這樣直接起訴,索賠金額高達一億元,仍屬少見。
盜版流出,網絡兜售“《掃黑風暴》全集資源”
觀眾不滿會員+超前點播“雙重付費”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個億”的起訴剛剛立案,網絡中又出現大量“《掃黑風暴》全集資源”的鏈接,不少網友花幾元錢或是十幾元,購買到該劇盜版視頻。
“直接看完大結局,爽。”購買并觀看了《掃黑風暴》盜版視頻后,觀眾劉先生馬上向朋友們“安利”。他表示,“官方每天更新一集,太慢了,正好看到有人賣高清資源,那就一口氣看完吧。”劉先生很清楚自己購買的是盜版視頻,但他說道:“騰訊視頻是《掃黑風暴》的獨家網絡播出平臺,從開播開始,播出速度就比電視臺要快4集,但是需要購買騰訊會員。前兩天出了超前點播,想再提前多看,還得每集花三元錢買。”他表示:“買了VIP,還要買VVIP,雙重收費實在讓人不爽。”
長江日報記者在多個網絡平臺上看到,在關于觀看正版、盜版的爭論中,不少網友提及“超前點播”問題,并稱自己看盜版“是對資本的反噬”。
作為一名普通觀眾,購買盜版資源顯然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更新慢”“超前點播吃相難看”等,都不構成助長侵權盜版的理由。在這樣一部以掃黑除惡為主題,彰顯法治力量的電視劇里,觀眾一邊贊嘆劇中人堅持正義、堅守法治,用彈幕刷屏“正道的光”。另一邊,卻在“求分享全集資源,沖沖沖”,言行頗為自相矛盾。
同時,劉先生也坦言,盜版資源的觀看體驗并不好。“盜版與播出版本不一樣,盜版是27集,正版播出是28集。盜版畫面上有‘送審樣片’的水印,一些畫面會黑屏,寫著‘需補拍內容’等字樣,而且很明顯只是粗剪,有些地方看起來不太順暢。”
律師解讀:平臺應主動采取屏蔽措施
索賠一個億,更重要是警示意義
盡管長視頻、短視頻平臺口水戰久矣,觀眾苦“超前點播”也久矣,但無論是短視頻侵權,或是售賣盜版資源,在法律范圍內都是“有法可查”的侵權行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