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網記者李歡9月16日報道:今天上午,上海市司法局舉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系列新聞通氣會。記者在會上獲悉,戒毒管理局推動“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人員開展跟蹤回訪活動”項目,組織280名民警成立回訪工作組,對近三年解除強制隔離戒毒的上海籍人員進行“應見盡見”回訪、“應采盡采”問需、“能幫盡幫”解困,有效維護社會穩定。
關鍵詞一:應見盡見,摸清底數“準、全、實”
戒毒管理局精心選派280名民警組成36個工作組, 深入全市16個區174個街鎮,按照“準、全、實”的標準,對2017-2020年出所的6688名上海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人員開展全員全覆蓋跟蹤回訪,排摸毒品治理隱患,化解潛在風險矛盾,落實平安關愛舉措,解決急難愁盼問題,服務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面對“大體量面訪,快節奏推進”的工作考驗,戒毒管理局形成推進辦+5家戒毒所專班+5類工作組的“1+5+5”組織架構,實際回訪達成率達96.47%。回訪數據表明,近三年解除強戒人員戒治成效總體向好。受訪人員中,戒毒操守保持較好的占92.60%;享有基本社會保障的占91.28%;穩定就業的占47.97%;婚姻家庭狀況較穩定的占29.09%。
關鍵詞二:應采盡采,當好“掃雷”急先鋒
為全面真實采集解除強戒人員生存現狀和現實需求,回訪民警運用“三見面、一查閱、一問卷”方法提升信息采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三見面”,即同解除強戒人員本人、家庭成員、禁毒社工見面;“一查閱”,即查閱解除強戒人員社區康復執行相關記錄;“一問卷”,即開展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重點了解解除強戒人員回歸社會的現狀需求、戒毒鞏固的經驗體會以及回歸社會后的“急難愁盼”問題。與此同時,重點關注解除強戒人員中的不穩定因素,協助地區加強對復吸高危風險排摸和肇事肇禍苗頭的預警管控,聯手地方公安、街道平安辦、信訪辦等穩妥處置,服務社會面穩定。
經過回訪民警不懈努力,先后預警處置突出矛盾15人次,涵蓋申請低保、殘疾證、歷史信訪未果公開發泄類型人員,以及因生活困頓、情緒不滿乃至漠視法律、揚言復吸、報復社會類型人員等情況。比如,浦東新區康某出所后因無證駕駛曾被行政拘留15日,回訪過程中表示仍會我行我素,回訪民警對其開展細致教育,告知相應后果,引導其提高守法意識,防止肇事肇禍。同時,立即將情況反饋屬地社工,確保后續持續關注。
關鍵詞三:能幫盡幫,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
不少解除強戒人員回歸社會后,面臨諸多現實困境和家庭困難,如不加以正確引導幫扶,極易重新走上違法犯罪或復吸道路,因毒致貧、因毒返貧、自暴自棄、肇事肇禍等風險隱患較大。戒毒管理局進一步加強司法行政系統內監獄、戒毒、社區矯正等部門的信息資源整合,努力爭取各職能部門和社會力量支持,對接協調全市50余家行政和執法部門,積極引入14個區就業促進中心、120余家愛心企業共同做好解除強戒人員及其家屬、未成年子女幫扶工作,全力服務社會面穩定。
針對解除強戒人員及家屬反映較為集中的“安置就業難”“婚姻修復難”“子女照管難”“病殘贍養難”“孤老無依難”等五類急難愁盼問題,共梳理形成7大類27項幫困服務清單,聯合各方力量,落實各類幫扶救助890人次,包括落實就業安置和幫扶297人次,調解家庭矛盾、落實子女愛心助學44人次,落實權益保障、心理咨詢和康復指導549人次,受到解除強戒人員及其家屬和所在社區的廣泛好評。
“挽救一個人,就是幫扶一個家庭,就是平安一方社會。”在開展跟蹤回訪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過程中,戒毒民警結合回訪工作親身體會,形成了有血有肉的幫扶案例220余個。如浦東新區姚某某因吸毒史多次求職無果,依靠每月1000多元的低保和母親2000多元的退休金維持生計,迫切希望能在青浦區就業,便于贍養居住在青浦朱家角的年邁多病母親。回訪民警于5月25日驅車50公里到浦東某鎮對姚某某開展面訪,于26日趕至青浦實際居住地上門走訪其家人。核實相關情況后,工作組第一時間形成針對性就業幫扶方案,于27日走訪青浦就業促進部門咨詢政策;28日,帶其赴浦東成功辦理就業困難人員證明;29日,又帶其參加青浦地區就業招聘,接洽數家愛心企業;6月2日,帶其到某餐飲單位試工并成功應聘月薪5000余元的餐飲崗位。后續,民警兩次專程赴試工企業了解姚某某工作情況,同時多次上門探望其患病母親。民警“以心換心”的幫扶也收獲了姚某某及其家人的真心感激,專門向上級部門寄出感謝信。相關做法受到市委政法委領導批示肯定。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虹口區陳某某身體差、無工作、無低保,讀初中的女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一家人生活來源僅靠陳某某姐姐接濟,處境十分困難。戒毒民警核實情況后,自發組織助學捐款,并約定資助陳某某女兒至高中畢業。普陀區黃某因吸食毒品導致家庭破裂、經濟貧困,唯一的女兒身患大腦中動脈瘤,醫藥費無著落,又面臨中考。戒毒民警多次走訪街道,聯系醫院,為其申請大病救助及幫扶金,并動員戒毒民警捐款,助其減輕孩子手術負擔、渡過當下難關。長寧區張某擔心吸毒經歷被公開后遭受歧視,終日焦慮、抑郁煩悶。回訪工作組戒毒民警得知后,積極聯系有心理咨詢師資質的同事進行專業干預,并邀請成功戒毒人員協助開展心理疏導,鼓勵加入“四葉草”禁毒志愿者團隊,后張某焦慮情緒明顯緩解。
市司法局戒毒教育矯治處處長谷超介紹,這些真實的案例,從個體的視角反映了開展跟蹤回訪“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的價值和意義。吸毒人員是具有“違法者、受害者、病人”三重屬性的特殊社會人群,在風險管控、幫扶救助、操守保持等方面具有復雜性,對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下一步,戒毒管理局將聯合上海大學國際禁毒政策研究中心等智庫機構,進一步對此次跟蹤回訪情況進行數據分析與信息整合,科學評估解除強戒人員操守保持和社會康復情況,提煉戒毒科學方法手段,探索戒治一體化策略舉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