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葉文波 通訊員 漢消 實習生 湯思思 李露
武昌區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是全省的政治、文化、信息中心,被譽為首善之區。
武昌,辛亥革命首義之地。這里紅色場館多、老舊社區多、旅游景點多,火災防控壓力較大。為全力確保首善之區平安穩定,武昌區消防救援大隊抓實、抓好各項工作,政府牽頭抓部署,部門聯合齊發力,“警消聯動”除隱患,群防群治保平安,為武昌區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忠誠鐵軍:全力守護紅色歷史資源
武昌,是震撼世界、彪炳千秋的首義勝地。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起義門、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等革命文物場所,都位于武昌區。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黨史學習教育如火如荼進行中。武昌消防充分用好轄區紅色資源優勢,開展了“守護黨的歷史 汲取紅色力量”“我為群眾辦實事”等一系列活動。
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為切實做好革命文物場所消防安全工作,武昌消防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緊抓主責主業,針對紅色場館開展“四個一”系列消防技術服務,即“開展一次全面的消防安全隱患排查、組織一次全員的消防安全技能培訓、建立一套信息直聯直通機制、落實一次全員滅火救援熟悉演練”,從宣傳培訓、制度管理、人防、技防等方面,切實守護珍貴的紅色歷史資源。
鐵腕除患:老舊小區“血管”煥發新活力
武昌區老舊小區多,火災防控壓力大。武昌區委、區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消防安全工作。2020年9月,武昌區政府主要領導召開常務會議通過,確保三年內全區消防管網基本全面改造。
為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武昌區對需要改造的老舊小區實行重點分類管理,制定“一小區一方案”,督促街道、社區牽頭制定維修方案、改造計劃,重點針對電動自行車棚及充電裝置、室內外消火栓系統、消防車道及疏散通道、電氣線路、滅火器配置等方面進行改造升級。
去年,武昌區對轄區老舊小區消防給水系統和“生命通道”進行全面摸排,并制定整改計劃。此外,針對沒有納入老舊小區改造且無住房維修基金和物業管理的小區,區政府專門列支1814.26萬元用于消防管網改造升級,還投入259.63萬元用于打通“生命通道”。
為確保“生命通道”改造落到實處,各街道將老舊小區打通“生命通道”納入改造范圍,消防救援大隊與公安、交管部門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形成長效管理機制,切實提升老舊小區抗御火災的能力。
為強化社區義務消防隊火災撲救能力,武昌區建立社區滅火獎勵機制,設立獎勵經費30萬元,用于獎勵社區義務消防隊初起火災撲救。
全民參與:群防群治守護文旅勝地
武昌,既是楚辭浪漫、黃鶴飄逸的歷史名城,更是青山碧水、生態宜居的濱江之城,商貿繁榮、百業昌隆的現代都會。當前,武昌區正加快建設金融之城、設計之都、文旅勝地、商貿中心和科創強區。
針對黃鶴樓、戶部巷等旅游景點,武昌消防加強日常消防宣傳培訓,定期開展隱患檢查,對重點場所開展消防演練,建立應急救援隊伍,確保景區消防安全穩定,確保四海游客游得舒心、玩得放心(如圖)。
“消防工作是一項社會性工作。做好消防工作,需要社會公眾增強消防安全意識,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武昌消防負責人介紹。
一方面,大隊積極開展消防安全宣傳,不斷提升社會公眾的消防安全意識。針對行業部門、重點單位、物業企業,開展“線上線下”培訓送教活動;突出以案說法,發動街道、社區、物業和消防志愿者深入社區、家庭,開展面對面宣教活動;鼓勵群眾積極舉報消防隱患,引導全民關注參與消防。
另一方面,大隊用好“警消聯動”機制,聯合各街道、各部門督促落實消防工作責任,形成了全面覆蓋、不留死角的消防工作格局。戎裝雖去,不改鐵血初心。大隊不斷強化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和立體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加強4個標準站、5個小型站以及140個社區微型消防站的執勤戰備、業務訓練,實現“聯勤、聯訓、聯戰”,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