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0月3日訊(通訊員王威 吳艷 長江日報戴旻陽)今年以來,武漢市公安局2600余名民警一對一服務企業,用“貼心”服務為企業打造“安心、舒心、放心”營商環境,積極為全市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一企一警”,與企業“貼心”
9月26日,武漢某科技公司負責人來到江岸區公安分局,送上一面印有“熱心周到服務企業,創建優質營商環境”的錦旗。8月下旬,江岸區分局黨委班子成員到該企業走訪調研時獲悉,公司在施工中,與甲方因技術問題出現爭議,導致工程暫停。此后一個多星期里,民警先后4次前往兩家企業“穿針引線”,積極搭建溝通平臺,最終化解了僵局。
這是武漢警方貼心服務企業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武漢警方通過開展大走訪活動,不斷拉近警企距離,密切警企關系。公安內保部門主動對接全市重點企業,健全完善領導對口聯系服務企業機制,推動落實“一點一(警務)室一警”,加強整體防控和主動服務,為項目建設和企業經營發展提供“綠色通道”。各分局及派出所班子成員對轄區390個重大項目和3273家規模企業進行對口服務認領,建立“一企一檔”,設立駐企警務室270個,明確“一企一警”2600余名,重大項目、重點企業對口聯系及上門走訪率達到100%。

武漢公安內保部門開展防詐騙宣傳專項行動。通訊員王威攝
平安創建,助企業“安心”
7月14日,武漢市公安局和國網武漢供電公司聯手組建的“武漢市電網安全保護警務中心”揭牌。這是湖北省首家“電網安全保護警務中心”,標志著武漢電網安全保護工作從“定期宣傳、執法辦案”的傳統模式轉變為“全天候監控,提前研判”的新模式。
近年來,武漢市公安局內保支隊持續推進“平安企業”、“平安醫院”、“平安園區”等系列創建活動。大力拓展“互聯網+”、物聯網、智能感知等信息化技術在治安保衛工作中的應用,不斷提升企業安全防控能力。今年以來,全局內保部門共檢查單位6.7萬余家次,發現并指導企業整改各類安全隱患5223處,對432處重大隱患全部下發《責令限期整改隱患通知書》并全程督導整改,完成“星級平安單位”創建5990家,創建率達到80%,全市企業單位未發生有影響的重大刑事案件、未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
排憂解難,促企業“舒心”
9月10日,武漢協和醫院兒科門診的一臺價值人民幣5000元的消毒機在運輸途中不慎遺失。情急之下,醫院向江漢區公安分局駐協和醫院警務室求助。江漢公安迅速組織多警種協同開展工作,通過視頻追蹤,很快找回了遺失的消毒機。9月13日,醫院有關負責人將一面印有“人民財富的守護神,社會環境的好衛士”的錦旗送到醫院警務室,他說:“江漢公安真正心系群眾、為民辦實事,用心用情服務轄區單位。”
市公安局內保支隊有關負責人介紹,優化營商環境關鍵在于樹立服務意識,全心全意為企業紓困解難,讓企業沒有后顧之憂。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公安機關為企業協調解決困難問題1430余個。

民警主動到對口聯系企業上門走訪,為企業排憂解難。通訊員王威攝
打防結合,使企業“放心”
9月12日凌晨,青山區某公司的12根方鋼被盜,價值一萬多元。青山區(鋼城)分局工業港派出所接警后,一面指導公司加強安全防范,一面組織專班偵破。經過兩天的走訪和視頻偵查,于15日上午將被盜方鋼全部追回,并及時發還給企業,保證了企業的正常生產。
如何才能讓企業放心謀發展?武漢市公安局內保支隊與刑偵、治安、經偵等部門緊密配合,對企業及周邊治安復雜區域部位開展專項治理,嚴打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的欺行霸市、強迫交易、盜竊、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堅決維護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和企業負責人的人身、財產安全。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共查破涉企刑事案件320余起。
在嚴厲打擊的同時,武漢警方還堅持防范為先。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態勢,內保部門組織開展企業負責人及財務人員防詐騙宣傳專項行動。今年以來,聯合全市25家銀行共向15.7萬家企業開展防詐騙宣傳,發放宣傳資料30余萬份;民警上門對16萬余名企業財務人員進行防電詐宣傳。共成功攔截涉企電信網絡詐騙1509起,避免企業損失3175.08萬元,涉企詐騙案件同比下降75%。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