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1日深夜
曾在2016年因吸毒被抓的宋冬野
發布長文稱
自己的演出因多人舉報被取消
文內說道
“藝人這個行業是抑郁癥
和精神疾病的重災區
而往往就在這種最無助最絕望的時刻
販毒者有預謀地出現了”
“哪有什么無需就無供
在毒品這件事上
‘供’一直單方面創造著‘需’!
殺人的一直都是販毒者
不是我!”

他將吸毒的緣由和責任
推卸得干干凈凈
引發了網友的憤怒


目前
該賬號已被微博禁言

吸毒藝人“受到了懲罰”
就可以“復出”嗎?
問問這些人答不答應!
吸毒藝人想復出?
問問犧牲的緝毒警答不答應
吸毒藝人復出
和緝毒警察有什么關系?
公安部新聞中心官博
@中國警方在線 說:
“在這條罪惡的利益鏈上,
吸毒者也是一環。
那些為吸毒而花出去的錢
都變成了毒資買了子彈,
打在了緝毒警的身上!”

2017年以來
全國有30余名禁毒民警犧牲
60余名禁毒民警負傷
與毒販交鋒中
受傷、流血是家常便飯
這些傷痕
成為一道道無法抹去的“勛章”




那些緝毒警察
執法過程中的“生死瞬間”
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兇險
你問他們怕不怕?
他們說:“怕。”
怕也要上!
這些害怕
讓緝毒警部署一次比一次周密
抓捕一次比一次拼命!
然而
并不是每次周密部署
緝毒警察都能全身而退
1987年
云南省文山州硯山縣公安局
偵查員陳建軍
在執行臥底任務
與毒販接頭時身份暴露
因通信故障
民警無法收到他請求增援的信息
他孤身一人與毒販殊死搏斗
開槍擊斃一名毒販
后被另外一名毒販使用火藥槍打中腹部
其他毒販一擁而上對他進行毆打
最終寡不敵眾
壯烈犧牲,年僅25歲

他是新中國成立后
第一位犧牲在禁毒戰線上的緝毒警察
他犧牲時
眼睛怒視前方
手還是緊緊地握住手槍扳機的形狀
很多緝毒警因特殊身份無法露面
公眾一旦見到他們的清晰照片
就意味著他們已經犧牲了
2020年12月15日
云南臨滄公安局禁毒民警張子權
在專案偵辦期間
突發疾病因公犧牲,年僅36歲
他的一張黑白照片被公布

26年前
他的父親張從順
在偵辦一起跨國販毒案時
倒在了毒販手雷下
父子二人先后
為禁毒事業獻出生命
這些令人心痛的犧牲
在對每個人吶喊:
“對毒品說不!”
吸毒藝人想復出?
問問我國有關部門答不答應
今年全國兩會
全國人大代表、
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主任
朱列玉代表建議
將“一次吸毒,終身禁演”
寫進法律法規當中
整治明星涉毒亂象
促使娛樂圈形成
不敢涉毒的良好風氣

針對這一建議
公安部3月15日作出了回應
公安部新聞發言人張明表示
國家禁毒辦會同
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部門
多次對涉毒社會公眾人物、
演藝人員及其作品
使用進行嚴格管理規范
出臺相關處罰措施
據新華社9月2日消息
針對流量至上、“飯圈”亂象、
違法失德等文娛領域出現的問題
中央宣傳部印發
《關于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
要求進一步強化行業管理
加大對違法失德藝人的懲處
禁止劣跡藝人轉移陣地復出
吸毒藝人想復出?
問問廣大民眾答不答應
微博大V@江寧婆婆認為
“法律允許你回歸社會,
但是你想做藝人,
就是得先問問公眾行不行。
因為你曾經藝人、公眾人物的身份,
是公眾賦予你的。”

那么公眾認為行不行呢?





吸毒藝人是否可以復出
終有答案
我們更應該記住的是
要永遠對毒品說不!
向所有奮戰在緝毒線上的
警察致敬!
綜合自@人民日報、共青團中央、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林靖)、新華社、中國新聞網、@江寧婆婆、網友評論、此前報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