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10月16日,G1546高鐵上,一曲《我和我的祖國》唱響了整個車廂。50余名學員搭乘高鐵從廣西南寧東站去往全州南站,開展為期兩天的以“重溫湘江戰役,傳承長征精神”為主題的黨團員紅色主題教育活動。
廣西紅色資源豐富,全區各地以紅色資源為載體,大力發展紅色旅游:舊址遺址成“教室”,文物史料成“教材”,英烈模范成“教師”。百色起義紀念園、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等革命遺址遺跡迎來了一撥接一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黨日活動的團體。
在紅軍長征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酒海井紅軍紀念園,來自南寧市的游客呂林帶著家人給紅軍烈士獻花鞠躬。“在這口井,犧牲了我們來不及轉移的100多名紅軍傷員,看到打撈上來的當年綁在紅軍身上的繩索和沉井石,我的心靈受到極大震撼。沒有一人背叛初心求生,這不是信仰的力量是什么?”呂林眼含著熱淚說。
“參觀完龍州起義紀念館后,我們還要去重走紅軍路。”蘇州游客莫春來帶著孩子到龍州縣紅色教育基地參觀游覽。
“據統計,廣西共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約2000處,全區博物館、紀念館收藏可移動革命文物10649件(套)。目前全區各類紅色旅游資源單體370多處,共有1家國家5A級紅色旅游景區、16家國家4A級紅色旅游景區以及8處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廳長甘霖說。今年以來,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廣西策劃推出“廣西10大紅色游學精品線路”,其中,“百色起義·紅色廣西”精品線路、“血戰湘江·突破包圍”精品線路、“八桂大地·鄉村歡歌”精品線路入選國家4部門發布的“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
為讓黨史學習教育真正“活”起來,不少教育基地運用聲光電技術、VR技術等科技手段,增強紅色旅游產品的體驗性和教育功能;旅游大巴被打造成一個個“流動課堂”,播放紅色電影和紅色歷史紀錄片、閱讀紅色主題讀物、開展“黨員心聲大家談”“黨史故事大家講”“黨史知識大家答”“紅色歌曲大家唱”等互動學習。
“這樣一來,黨員乘客就從課堂聆聽者變成學習參與者,并可通過‘一鍵游廣西’智慧旅游平臺進行線下掃碼打卡,參與線上線下互動,‘一鍵打卡’記錄走過的足跡,留下沿途的所學、所感。”南寧游客陳斌說。
紅色基因在八桂大地薪火相傳,廣西堅持革命歷史文化資源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兩手抓,推動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實現紅色文化傳承和旅游經濟增長雙豐收。“十三五”期間,廣西紅色旅游接待游客人數和總消費年均增速分別達到26.3%和33.87%。甘霖表示,廣西將力爭“十四五”時期紅色旅游接待人數超5.6億人次,新增4A級(含)以上紅色旅游景區6家(含)以上,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將廣西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紅色旅游目的地。(經濟日報記者 童 政)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