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湖北省文聯“五個一”文藝工程惠民演出走進秭歸西陵峽村。藝術家們的精彩演出,為人民群眾奉獻了一場豐盛的“精神大餐”。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曙松 通訊員 鄭家裕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農新瑜 通訊員 王旭
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送去溫暖和歡樂,傳遞黨的聲音和關懷。
連日來,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我省各地各級紅色文藝輕騎兵深入鄉村、校園、社區、軍營等,通過音樂、舞蹈、曲藝、書法、繪畫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深入宣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將全會精神送到千家萬戶。
文藝輕騎兵來了,鮮活宣講到咱村
西陵峽畔,歡聲陣陣,歌舞繽紛。11月23日,秭歸縣屈原鎮西陵峽村的老百姓們迎來了“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的精彩演出。
當天,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宣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暨湖北省文聯“五個一”文藝工程惠民演出,在該村屈原廣場舉行。現場數百村民和32萬網友通過線上線下觀看了演出。
歌曲《紅船》《把一切獻給黨》、雜技《力量》、相聲《說硬道軟》、湖北大鼓《百年創輝煌》……來自省城的文藝家們,紛紛獻上精彩節目,引來陣陣掌聲。
除了文藝演出,文藝輕騎兵小分隊還深入西陵峽村漫云基地,孟慶星、羅海東、樊利杰、柳國良等書法名家為峽江老年人俱樂部的書友們現場進行輔導。
“聽說今天有演出,好多村民一大早就趕來,村里也特別準備了自己的節目。演出太精彩了,感謝省里的文藝輕騎兵給我們送來文藝大餐和鮮活生動的宣講。”西陵峽村干部代表說。
“除今天演出作品外,不少宣傳六中全會精神的文藝作品也已創作完成。”省文聯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省文聯還將圍繞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赴赤壁、洪湖等地開展文藝輕騎兵文藝宣講活動,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黨的聲音傳遞到千家萬戶,覆蓋到“最后一公里”。
編排多彩節目,傳遞精神偉力
優秀的文藝作品,凝心聚力,鼓舞人心。
“聽說要來秭歸宣傳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我就用很短的時間改編出這個新作品,用老百姓喜歡的方式把全會精神傳播開來。”11月23日,參與秭歸西陵峽村演出的武漢說唱團演員劉智鵬說,他和搭檔胡途表演的相聲《說硬道軟》,盡可能詼諧幽默地講述了群眾的切身感受,“從現場看,觀眾反響很好,效果還不錯。”
“大鼓一敲豪情萬丈,北京喜訊傳四方,黨中央召開十九屆六中全會,舉國上下熱烈反響普天同慶喜洋洋哎喜洋洋……”11月22日,囯家級非遺項目湖北大鼓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付群剛老師的原創新作《六中全會精神放光芒》在“學習強國”等平臺上線后,引來好評如潮。全曲表達了人民群眾衷心擁護“兩項決議”“兩個確立”的肺腑心聲,鼓舞人民群眾緊緊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的信心和決心。
以上,是我省廣大文藝輕騎兵飽含激情,創編宣傳六中全會精神文藝作品的一個縮影。
近日,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積極發揮曲藝文藝輕騎兵的優勢,湖北省曲藝家協會向全體會員發起了征集宣傳六中全會精神曲藝作品的專項活動。
“目前已收到了不少作品,會員們參與十分踴躍。”省曲協相關負責人表示,入選作品進行集中打磨提升,之后參加“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六進(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演出等活動,同時入選作品將在湖北曲藝、湖北文藝網以及各大媒體平臺展播,持久深入地宣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深入人民群眾,文藝力量最動人
“晴空萬里艷陽天,中華大地喜歡顏,北京剛剛開了會,會議開了四整天,習總書記作講話,字字句句記心間……”歡快的舞蹈,通俗的快板詞,引來鄉親們掌聲陣陣。
11月17日,十堰市鄖陽區“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宣講活動”走進該區青曲鎮楊家溝村。該區“紅色文藝輕騎兵”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將六中全會精神送到群眾家門口,傳到村民心坎里。
“節目很精彩,我們農民們都看得懂,非常接地氣,既豐富了我們的文化生活,也非常受教育,希望今后這樣的活動多多舉辦。”村民們對宣講活動紛紛表示點贊。
詩朗誦《榮光》、三句半《六中全會閃金光》、湖北大鼓《十個“堅持”是法寶》、歌伴舞《再唱山歌給黨聽》……連日來,南漳縣精心編排了5個文藝節目,以文藝輕騎兵進基層的方式,通過展板解讀+現場授課、快板、三句半、湖北大鼓、詩朗誦和圖片展、剪紙展、篆刻藝術展等,廣泛生動地開展宣講活動,推動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基層、根植人心。截至11月23日,這一形式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軍營開展宣講已達12場次。
連日來,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著名表演藝術家陸鳴參加了多場下基層演出。23日在秭歸西陵峽村,他表演的湖北大鼓《百年創輝煌》,將全會《決議》中的“兩個確立”“十個堅持”等巧妙融入到唱詞中,引來臺下群眾一同哼唱。
“深入人民群眾當中,創作更多接地氣的文藝精品,傳遞黨的聲音,是我們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使命與責任所在!”陸鳴表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