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 高凱)由British Council英國文化教育協會,北京身身不息文化交流中心與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在今年國際殘疾人日聯合舉辦的第三屆中英無障礙藝術論壇3日在北京舉辦,基于前兩屆中英無障礙藝術論壇在傳播“殘障的社會模式”、“藝術無障礙”等理念的成功經驗,今年論壇將聚焦于“包容,交流,創造”這三個關鍵詞,邀請來自表演、視覺、音樂及影像藝術等領域的中英藝術家,分享他們在無障礙藝術溝通與創造方面的思考和實踐。
此次中英無障礙藝術論壇包括了五位中英藝術家的主題演講,以及三部由英國文化教育協會委約、藝術無障礙平臺制作的紀錄短片,以多樣的視角展現了殘障群體如何通過藝術與社會建立連接。
本次論壇的演講中方嘉賓包括青年作家、戲劇導演陳思安,插畫師、共生舞者翟進,和視覺藝術家劉毅;英方演講嘉賓包括藝術家、制片人、策展人凱茜·瑪格,和作曲家本·倫恩。
五位藝術家從不同藝術形式的角度來探討他們在無障礙藝術溝通與創造方面的思考和實踐。這次論壇除了在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現場呈現,全程開放直播,并提供全方位的線下和線上無障礙支持,包括中英同聲傳譯、視頻中文字幕、全程中文手語翻譯、全程實時中文字幕、影片中文口述影像、輪椅友好場地等,力求為所有人都能參與其中創造條件。
論壇下半場展映三部由英國文化教育協會委約、藝術無障礙平臺制作的紀錄短片,以多樣的視角展現殘障群體如何通過藝術與社會建立連接。“藝術無障礙平臺(Access for Change)是在第二屆中英無障礙論壇上推出的一個共創機制,致力于促進文化藝術場館、機構及個人與殘障社群的連接,推動文化藝術硬件設施、內容制作及宣傳溝通等的多元化與包容性,創造無障礙的文化藝術參與和創作環境。
此次論壇展映的這三部短片,用一種感性的方式紀錄了該機制推出一年以來的一些成功案例。三部短片包括:“口述之《合》”;“你看起來好動聽”;“容易空間”。
其中,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蘇格蘭舞蹈劇場、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聯合制作,探索人類與自然、環境關系的舞蹈影像《合》特別推出口述影像版本,由中方編舞王亞彬配音,希望為視/聽障人群創造同等享受藝術的可能性。在無障礙版本的制作過程中,兩位口述影像顧問——視障人士朱浚溢Joey、輪椅使用者田蕓凡Tianna傾力投入,以獨特的角度改善了口述腳本的文案及敘述方式,幫助口述文字與影像畫面更好地融合。短片記錄了浚溢與蕓凡一起討論語言的有限與肢體的無限這一過程,也體現著他們各自的生命力量。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British Council中國區藝術總監莫睿在論壇中表示,“每年英國文化教育協會都會努力為國際交流創造機會,展示新的藝術表現形式,以幫助提升人們對殘障藝術家的認知。今年我們將展示來自英國和中國的表演藝術、視覺藝術、策劃、音樂和電影制作,分享兩國藝術家們的豐富創作思考與實踐。事實上,我們今年收到了一長串來自中英兩國的作品申請,這證明了殘障人士持續活躍在藝術領域并日益成熟。”
作為“藝術無障礙”平臺的聯合發起機構,身身不息文化交流中心的創始人葛慧超說:“身身不息一直秉持的理想是,以藝術為媒介連接不同族群不同文明,以身心為基礎推動社會包容性變革,這也是此次論壇‘包容,溝通,創造’的主旨。”(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