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西安12月5日電 (記者 張一辰)“后疫情時代,給我們帶來了人與大自然如何相融的思考,大自然的聲音、顏色與情懷帶給我很多音樂靈感。”國際知名作曲家、指揮家、西安交響樂團榮譽藝術總監譚盾表示。
4日晚間,第20屆西安國際音樂節啟幕,作為音樂節的開幕演出,譚盾創作的大自然三部曲《水·風·陶》首次于此間和觀眾見面。
據介紹,大自然三部曲亦被稱為“有機音樂三部曲”。所謂有機音樂,可以簡單理解為用水、風、陶瓷、石頭、紙等物質發出的聲音。
“‘有機音樂’不僅以我們生活中的自然物質為基礎,更體現了自然與內心的共通。”譚盾表示,西安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半坡遺址留下的陶器表現著那個時代的文明,陶制樂器所奏響的音符,是祖先留下的財富。
譚盾生于湖南,1979年,譚盾創作了第一部交響樂作品《離騷》;1989年,發布了以自制樂器演奏的作品《九歌》,并于翌年發行首張專輯《九歌》;2001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2008年,為北京奧運會創作標志音樂和頒獎音樂。
譚盾表示,音樂家的作品其實每一件都是跟歷史的對話、跟大自然的溝通。希望能夠以西安國際音樂節為契機,跟大家去分享疫情下音樂家、指揮家、作曲家的創作與思考。
作為享譽世界的作曲家、指揮家,譚盾曾執棒柏林愛樂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費城交響樂團等世界級樂團,此番他與西安交響樂團共同演繹的大自然三部曲包括《水樂》《紙樂》《垚樂》三個作品。
在演出現場,《水樂》以“水”為樂器發出聲響,并與樂團進行配合,營造出詩畫與中國風味;《紙樂》以剪紙與吹紙、疊紙和敲紙的方式進行現場演奏,將靜態演出轉為動態;《垚樂》則通過吹陶、拉陶、彈陶、敲陶等方式為觀眾帶來“大地之聲”。
西安國際音樂節自2002年創辦至今,已成為提升西安城市軟實力、推動區域發展、增強國際交流的一張文化“名片”。本屆西安國際音樂節由西安市政府主辦,中共西安市委宣傳部、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承辦。以“音樂即生活,萬物皆有譜”為主題,包含“劇場單元”“展映單元”“城市單元”等板塊。(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