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8日,利川市委書記劉智勇(右)做客湖北日報5G演播室。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倪娜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翟興波 通訊員 張寶訓 蔣姮
大利之川,有利之川。利川是清江的發源地,是世界民歌《龍船調》的故鄉。
利川與重慶市兩區四縣交界,是湖北向西開放的“橋頭堡”,是銜接武漢城市圈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紐帶和門戶,是連接“宜荊荊恩”城市群與渝東北城市群的重要節點。
“站在橋頭,就要勇立潮頭!”11月28日,利川市委書記劉智勇做客湖北日報5G演播室時提出,利川要發揮自身區位優勢,主動融入“兩大城市群”,打造鄂渝省際經濟協作示范區。
爭創鄂渝省際經濟協作示范區
“沿江高鐵宜昌至涪陵段,將在利川設站。建成后,利川就有3條鐵路、3條高速,與重慶互聯互通。”訪談現場,劉智勇介紹。
利川是湖北的西大門,連接著“宜荊荊恩”城市群與渝東北城市群,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如何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劉智勇給出解題思路——主動融入“兩大城市群”產業鏈、供應鏈、資本鏈、人才鏈、創新鏈,打造鄂渝省際經濟協作示范區。
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積極與重慶云陽等地對接,做好利川到云陽的高速建設前期工作。屆時,在時空距離上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聯系更緊密。
推動產業發展互動互促。利川將聚焦優勢產業,建成成渝地區的產業轉移基地和“后花園”。合作打造鄂渝旅游精品線路,共建文旅融合商圈。協同建設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打造農產品流通體系。共建一批現代化康養休閑小鎮,打造鄂渝現代康養小鎮連綿帶。
推動公共資源共建共享。利川探索建立醫療衛生共同體,推動避暑“候鳥”醫保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加強職業教育合作,共建技工教育校企合作試驗區。開展校地、校企合作,促進區域間人員合理流動、人才創新發展。
劉智勇說,爭創鄂渝省際經濟協作示范區,離不開自身縣域經濟的壯大。下一步,利川將圍繞“土、硒、茶、涼、綠”下功夫,勇當恩施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挺進全省第三類縣(市、區)第一方陣,躋身“百強儲備”縣培育行列,奮力建設宜居宜游宜業的現代化區域強市。
利川積極對接省委提出的51020現代產業體系目標,提出了打造百億產業和百億工業園區的“雙百億”目標,力爭2026年四上企業達275家,工業在GDP產值中的比重達30%以上;圍繞鄉村振興,抓好農產品的加工轉化、增值,硒食品精深加工規上工業企業達30家;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營造一流營商環境,讓更多企業和項目在利川落地生根。
打造避暑康養度假目的地
劉智勇說,利川是一座全域旅游城市,得益于“兩老”的饋贈,一個是老天爺給了獨特的氣候資源,一個是老祖宗留下了寶貴文化遺產。
近年來,在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建設中,利川交上了一份漂亮答卷——連續3年入圍中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強縣市,獲得“中國涼爽之城”“中國深呼吸小城”等榮譽;2020年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是全省8個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之一。
“利用‘涼’資源,做大‘熱’產業。”劉智勇介紹,利川將堅持以“大旅游”為主導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大發展大繁榮,把利川建設成為國際知名的避暑康養度假目的地。
“涼爽利川,度假天堂。”劉智勇如此定位利川的旅游形象——
“涼”在何處?利川平均海拔1100米,夏季平均氣溫21.3℃,是國內少有的避暑勝地;
“爽”在何處?春天的“利川紅”爽口,夏天的“利川涼”爽身,秋天的“利川藍”爽眼,冬天的“利川景”爽心。
“度假”,就是要讓游客全身心放松、休息、充電,真正能夠留下來、住下來、還想來。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景也怕無人知。利川將持續開展多形式、全方位宣傳推介,做好“旅游+”“+旅游”的融合,形成農旅結合、文旅結合、工旅結合、體旅結合等產品,立足優勢,進行多元化的轉化、提升和增值。
“目前,利川有5A景區1家,4A景區4家,3A景區3家。”劉智勇對旅游資源如數家珍,“下一步,在加強硬件建設的同時,還將推進智慧旅游標準化、信息化、規范化建設。”
守護好清江發源地
“我們整個大恩施優勢在生態,潛力在生態,未來也在生態。”劉智勇說,利川是清江源頭,是長江三峽生態保護的重要屏障,我們有責任把這一片土地守護好,把長江生態的屏障保護好。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綠色是利川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扎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抓好生態修復,將植被修復和保護,納入每年工作安排和考核制度。利川作為鄂西“水塔”,要保護好水源地和生物多樣性,實行清江10年禁漁,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兩岸美景永長存。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行一體化減排降耗,實現企業轉型、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施植樹造林工程,開展垃圾分類處置和燃燒發電。實施山長制、林長制、河長制等,探索國儲林建設,通過保護好生態,真正把利川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個性問答
發展利川,首先要清醒看利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翟興波 通訊員 張寶訓 蔣姮
主持人:前段時間,利川市開展“清醒看利川,我該怎么干”思想大討論。初衷是什么?效果如何?
劉智勇:我到利川工作后,經過一段時間調研,發現一些干部群眾存在“小富即安、小進則滿,不喜求人、封閉保守,不求上位、甘居中游”的思想。通過此次大討論,大家清醒看到,發展不夠是利川最大的實際,經濟總量不大與質量不高的問題并存,發展速度不快與后勁不足的短板同在。工業經濟仍然是利川發展的難點,農業產業化仍然是利川發展的痛點。
大家形成廣泛共識,要在全省爭一流、全州爭上游。如今,全市談發展、談項目、談招商的多了,走出去、走下去的多了,“說了就干、干就干好”的氛圍正在全市上下形成。
民生福利
5年投29億元改造老舊小區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翟興波 通訊員 張寶訓 蔣姮
市民:針對老舊小區改造,利川有啥新舉措?
劉智勇:近年來,利川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民生賬單”,努力創造良好宜居環境,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利川市已組織編制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五年規劃(2021-2025),總投資約29億元,覆蓋老城區。明年,利川計劃啟動利咸片區、火車站片區等5個片區改造,涉及25個居民小區,11101戶居民。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