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蘭州12月10日電 (王牧雨)提著筆記本電腦去省圖書館查錄西北史料碼字發郵件、用數碼相機和智能手機拍攝深山民居、古玩城字畫,并熟練地傳輸到硬盤里分類保存……已逾古稀之年的蘭州史志專家鄧明退休后每天仍舊做著已經干了30多年的地方歷史文化資料搜集、考證和撰寫工作,稱自己還有太多工作要做,時間根本不夠用。
“我還有很多工作要處理,希望我們的采訪能快點。”近日,74歲的鄧明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滿頭白發的他依舊精神矍鑠,每日規劃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這些工作都與“修志編史”有關。
作為土生土長的蘭州人,鄧明從小就對自己的生活空間產生了濃厚好奇心??吹侥仙焦鄥藏S茂,北山野草稀少;黃河兩岸多果園菜地,綠樹成蔭,四合院分布其間,黃河夾河灘,雁灘等東十八家灘樹木蓊郁,菜地連片,像黃河環繞的綠洲。他常常納悶為什么潤澤的黃河谷地與干旱的南北兩山反差如此之大。
為了弄清這些問題,小時候的鄧明就回家翻閱各種書籍,在茶園說書人講述的歷史故事中尋找答案。在身為教師父母的耳濡目染下,經常去看書法展、逛廟會、猜燈謎……為他在日后通過詩詞幫助整理蘭州地方史志奠定了堅實基礎。
看書是鄧明最大的嗜好。1968年中學畢業的他分配至原蘭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林建二師,帶一箱書,在兵團的十年時間里,植樹造林,耕田放牛,閑暇時閱讀不輟,在知識的海洋中漫游。
正因為此,恢復高考后的第二年,30多歲的鄧明參加了高考,被錄取到甘肅張掖師范專業學校(今河西學院)中文科,成為班里年齡最大的學生之一。
畢業之后,鄧明被分配到蘭州一所中學當了六年語文教師?!皩θ宋臍v史的研究依舊是我的興趣所在。”鄧明說,課余后,他時常在報紙雜志上,刊發一些有關甘肅、蘭州歷史文化的文章。
1988年1月,蘭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成立,蘭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兼地方志辦公室主任陳良看中鄧明對史志研究的特長,將41歲的他抽調到蘭州地方志辦公室,就此開始了史志工作生涯。蘭州這座西北城市也有了系統化的“城市相冊”。
談及蘭州啟動首輪修志,在鄧明看來,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城市文化工程?!靶抻喪分驹跉v朝歷代都是一項重要工作,今天修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教化意義,是人們當今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重要參考。”
因為喜歡,就從未覺得枯燥厭倦和勞累。作為蘭州市地方志的首輪修志工作者,鄧明回憶說,那時的工作條件相當艱苦,“借調來的人只是從事過文字工作,沒有修過志,而且大家還是兼職來做這個事。”
一年經費只有3萬元,用于各個單位修志人員查檔案、查圖書和復印資料的補助。當時修志工作采用“眾手修志”的模式,將《蘭州市志》的各卷,分配給市屬各委局辦,由市志辦人員指導,收集資料,考證資料,先完成資料長編,再編寫志稿,由市志辦人員組織相關人員三審,并修改志稿,責編成書,交出版社出版?!澳菚r候沒有電腦,每天都要用紙筆編寫、修改,比較辛苦?!编嚸骰貞浀馈?/p>
長期從事地方志編撰工作,就仿佛在城市發展的歷史長河里徜徉。尤其是近幾十年,看著這座城市雨后春筍般拔節生長,鄧明感慨萬千。2015年,首輪《蘭州市志》編纂完成,規模共58卷,2800萬字。
當該市地方志辦公室有了第一臺照相機,鄧明就經??钢_架和一位會攝影的同事徐難去拍攝城市發展變遷的各個瞬間?!澳菚r正值舊城改造的高峰,好多地方我們剛拍完不久就拆了?!庇捎诋敃r從事史志工作的力量很薄弱,鄧明說還是有很多沒有記錄下來的遺憾瞬間。
距今1.5萬年舊石器時代前,蘭州地區就有先民繁衍生息于此。把蘭州的歷史從遠古梳理至今,鄧明對這座城市的理解更加深刻,“蘭州不僅僅是有一座橋(中山鐵橋)一碗面(蘭州牛肉面),它自古以來就是國家重要的戰略安全屏障?!?/p>
隨著數字化時代發展,互聯網讓“修志者”的工作更加便捷。2007年鄧明作為蘭州市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退休之后,仍然保持著工作狀態到今天,打字、拍照傳輸、發郵件……現代辦公技能他運用自如。
退休后第四年,鄧明完成了100萬字的《蘭州志書》第57卷《地方文獻志》,先后著作出版了《蘭州史話》《太平鼓韻》《街巷舊事》《杏壇遺澤》等多部專著。
2020年9月,鄧明作為蘭州地方史志專家被聘為甘肅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年逾古稀的鄧明每天仍舊樂此不疲地做著自己喜歡的史志工作。他坦言現在和接下來要做的史志整理工作還有太多太多,時間根本不夠用。
他希望地方史志工作者能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全面記錄城市前行的印跡?!皬哪撤N意義上講,這也是我們不斷進步的基石?!编嚸髡f。(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