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重慶彭水12月18日電 (記者 何蓬磊)2021中國原生民歌節17日晚在渝東南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蚩尤九黎城開幕。苗族民歌《嬌阿依》、川江號子、侗族大歌等傳統民歌悉數亮相。

圖為開幕式文藝演出。 何蓬磊 攝

圖為演員們正在演唱鞍子苗歌《嬌阿依》。 何蓬磊 攝
中國原生民歌節每兩年舉辦一屆,是中國傳統民歌及傳統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領域展示成果、交流經驗、推動創新發展的文化盛會。2021中國原生民歌節由文化和旅游部、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以“歌唱美好新生活”為主題,期間還將舉行原聲民歌展演,原生民歌進景區,學術研討會,中國原生民歌文獻特展等活動。

圖為演員們正在演唱酉陽民歌《阿啦調情歌》。 何蓬磊 攝

圖為演員們正在演唱川江號子。 何蓬磊 攝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王晨陽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民歌是全國各族人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并廣泛流傳于民間的音樂形式,是各族人民豐富情感和杰出創造力的重要體現,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非遺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為演員們正在演唱土家族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 何蓬磊 攝

圖為演員們正在演唱海南黎族原生態歐歐調民歌《田野歡歌》。 何蓬磊 攝
王晨陽說,在國務院公布的155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包括民歌、山歌、田歌等在內的傳統音樂類項目共有431項。文化和旅游部認定的3068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中,傳統音樂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共有380人。“舉辦中國原生民歌節是加強傳統音樂保護傳承的又一重要舉措。”

圖為演員們正在表演藏族歌舞《炯卓》。 何蓬磊 攝
據悉,2021中國原生民歌節前期累計收集到來自全國各地申報民歌展演節目249個,報名人數1300余人,申報數量超過往屆。經遴選,共有38支展演隊伍共184人參與現場展演。展演節目涉及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37個,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3個;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42人,國家級和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0人。
重慶市文化旅游委主任劉旗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渝東南地區地處武陵山區,人文自然資源豐富,是民族文化集聚地,產生了南溪號子、苗族民歌、酉陽民歌、秀山民歌、石柱土家啰兒調等傳統音樂類國家級非遺項目,《太陽出來喜洋洋》《嬌阿依》等一大批經典民歌傳唱至今,經久不衰。希望通過舉辦2021中國原生民歌節這一藝術盛會,全國各地區各民族的優秀民歌選手在這里一展歌喉,精彩交流,共同唱響中華好聲音。(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