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沈陽12月21日電 (記者 韓宏)中國首個以遼河流域地域文化為主題的展覽,21日在沈陽博物館開展,來自遼河流域21家博物館的450余件套珍貴文物組團“出場”。
沈陽博物館聯合遼寧省博物館、沈陽故宮博物院、四平市博物館等遼河流域博物館,成立了遼河流域博物館聯盟并推出此次展覽,意在采擷遼河流域文明遺珍,融合遼河流域文化基因。展覽分為玉見、金輝、鑄文、瓷韻、雜華5個單元,以文物分類為綱,以歷史時間為軸,以文物種類為組,以文脈紐帶串聯,向世人展現遼河文明。
在“玉見”單元,展示了8000年前查海先民制作玉玦的切磋琢磨;5000多年前紅山古國的文明濫觴;2000多年前戰國秦漢的烽火狼煙;1000多年前契丹女真的春水秋山;300多年前滿蒙貴族的琳瑯璀璨,都在這里逐一展現。其中,出土于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一號冢4號墓的玉豬龍吸引了人們的目光,人們紛紛感慨作為中華兒女、龍的傳人,在這里看到中華文明五千年厚重綿長歷史見證很自豪。

玉豬龍。 韓宏 攝
在“金輝”單元,展出了古代先民制作的藝術品和當時的金屬加工工藝,讓人們回到古人開采黃金的勞動場景中。其中國寶級文物前燕花樹狀金步搖,再現了1000多年前三燕貴族佩戴步搖冠的豐姿。
此外,“鑄文”展示了商周青銅器領銜的青銅文明,包括甲騎具裝等,通過文物展示讓人們感受到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碰撞,成為構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重要單元。“瓷韻”單元通過一件件壺罐杯碟展現古代陶瓷工藝,據介紹,具有契丹草原民族風格的遼瓷是中國瓷器史上的一顆“明珠。”
據介紹,為了增加遼河流域城市群影響力,推進遼河流域博物館合作交流,還舉辦了“遼河流域歷史文化論壇”,深入挖掘遼河流域歷史文化,擴大遼河流域影響力。(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