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2日,新編高甲現代戲《圍頭新娘》在第八屆福建藝術節中精彩上演。該劇以海峽兩岸為題材,以“兩岸一家親”為思想立意,講述震驚中外的“八二三炮戰”后,晉江圍頭與金門政治上的撕裂,民間上的愈合。
《圍頭新娘》是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繼《連升三級》《大河謠》《昭君出塞》《浮海孤臣》等經典劇目后,又一創新力作,入選2021年度國家藝術基金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舞臺劇和作品主題創作資助項目(一般項目),福建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重點劇目。該劇在繼承傳統高甲戲輕松、明快,具有閩南地域特色唱腔和表演程式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的舞臺美術、燈光、音樂編曲,融入閩臺民間舞臺,賦予該劇更多元的風格,塑造出許多栩栩如生的舞臺形象。
高甲戲的傳統程式在現代戲表現現當代生活的化用上,必然要迎來一場革新和變異。重新整合帶有高甲韻味的形體動作,絕不是自然主義的簡單描摹生活,這是一個美學處理生活情境的問題,把生活真實和戲曲表演真實充分融合,在戲曲高度程式化中,善于化用程式,創作出符合生活邏輯、藝術邏輯的肌體運動方式,是當代高甲戲表演不可繞過的課題。
《圍頭新娘》年度跨越大,從建國后到改革開放后期,人物的裝束、勞作方式、生活境況、思維價值觀等完全是不一樣的。這需要演員們親身體驗到年代感,在形體表演上區別出不同年月里人的精神風貌和思想情感,尤其是以高甲戲呈現,更要化用地方劇種本身的程式來表演,既是表達現當代的生活,讓角色形體創作鮮明體現那個年代的“印象特征”,使得觀眾有代入感,又更是獨具一格的本劇種樣式,這對演員有極大的挑戰性。該劇在第八屆福建藝術節中深得現場專家和觀眾的好評與贊揚。
《圍頭新娘》將閩南漁耕文化中的詩意與高甲戲程式有機融合,講究優美變化的身段舞蹈,形成嶄新的審美。郭小男導演一再強調演員要深入生活,熟悉了解乃至深刻體會自身角色,從思維情理、日常生活中品味角色的一言一行,即便是群眾角色,也應該是別具一格的“這一個”,如此的確切與嚴厲,才有漁船上看似在一致律動上的毫不含混、毫不重復的群演形象。現當代出海的漁船有別于傳統戲里的舢板船,它是機械船,那么在程式表演上已無法簡單用舢板船上的表演程式?;贸淌绞菍ⅰ扒椤⒗?、技”融為一體。從生活出發,對程式加以適當的增刪取舍,靈活運用,處理好人物內心體驗與外部動作呈現的辯證關系,從而獲得程式的規范性與人物性格相統一,塑造出活生生的藝術形象。程式不該是凝固不化的,它的創新是演員在表現新的題材、新的人物時的藝術革新,使得程式在不斷創造總有所突破、豐富和變化。新的身段,新的組合,準確而嚴謹,各顯風姿,把舞臺的空間自由、時間自由淋漓盡致表達出來的同時,還須根植在高甲戲的根脈中。
該劇的音樂設計既采用傳統曲牌,又橫向借鑒,運用了交響樂的配器法,吐字歸音雖然受本地方言制約,但是在行腔上既夸張其語音,又吸收了其他聲腔板式,無論是敘事還是抒情,聲腔隨詞意走,舞蹈隨聲腔走,無不讓觀眾充滿欣賞樂趣。
《圍頭新娘》在創排中衍生出新的課題,高甲戲傳統在現代戲中如何展示,以及在現代戲中如何做到創新,“舊中見新,新中見根”。既保有自身傳統魅力,又能夠介入當下生活,與時代保持同步,在轉型和蛻變中,融入當代藝術,進入新時代觀眾的審美視野,保持良好的生態,富有活力。這不僅僅是高甲戲所要面臨的,更是其他劇種在當下傳承中如何做好守正創新課題。它關系到劇種、劇團在當下的發展乃至如何弘揚光大。我們相信,在一代代高甲戲人的努力下,必然會創作出無愧于這個時代的新高甲戲。(呂爾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