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鄭州1月8日點(楊大勇)如何激活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鄉村的活力,來助力鄉村文化振興?河南省人大代表賈艷梅8日在河南“兩會”上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鄉村要振興,要鼓勵挖掘當地村落歷史和文脈,尋找每個村莊的個性特征,尋求非遺與鄉村振興的結合點,推動非遺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給我一張紙,我要在有限的生命里雕琢無限可能,剪去憂傷,刻去不安,留下安靜與善良……”賈艷梅是河南省商丘市剪紙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剪紙是她和外界溝通的方式,是帶領鄉里脫貧致富的手藝,她覺得更需要讓更多年輕人來了解并傳承這種傳統文化記憶。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符號之一,是中華民族智慧的體現。如何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揮時代價值,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
為此,賈艷梅在今年的河南“兩會”上建言,各地應當因地制宜,著力扶持培養一批非遺文化傳承能人和鄉村工匠等專業人才,吸引在外創業的優秀文化能人回鄉反哺,激活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鄉村的活力,以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文化上的培根鑄魂作用,進而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賈艷梅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要培養一批人才,做好人才的培養是鄉村文化振興路上要堅持的思路和方向。只有把人才聚集起來,形成發展的合力,激發村民們的干事熱情,才能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的活力和力量。
談及如何培養一批有技能的文化藝術人才留在鄉村?賈艷梅建議,一方對各級非遺傳承人在經濟上加大扶持力度,對傳統手工藝者給予適當補助,明確獎勵標準,并監督到位;另一方面要鼓勵并支持創新,引導傳承人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創相結合,為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不斷注入新的活力,鼓勵地方政府樹立地方文化標桿,打造地方文化名片。
“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項目庫,落實各項優惠支持政策,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扶貧就業工坊的帶動作用。”賈艷梅建議,文化部門和基層政府要真正認識到本土優秀文化對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作用,同時也讓鄉村助力非遺的魅力走出去。讓非遺為鄉村振興提供物質和精神文明的雙重動力。(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