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太原1月11日電 (楊靜 范麗芳)“‘樂考’培養學生在真實情境下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評價方式多元化的轉變,推動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變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山西省太原市后小河教育集團校長孟麗說。
1月10日至11日,太原市后小河小學西緝校區,近千名小學生在校園里“探索天宮之旅”。“天宮之旅”聚焦航天主題,小學生自主探究、實踐、體驗、閱讀、表達,完成期末學業綜合評價。
2021年,“雙減”政策在全國近21萬所義務教育學校落地。山西省各中小學校發揮學校主陣地功能,精細作業管理、鍛造思維課堂,讓學生減負、讓教學增效。同時,完善課后服務體系,為學生綜合素養賦能。
“雙減”政策實施過程中,如何促進學生提升“核心素養”,助其健康成長?太原師范學院教育學院副教授吳麗萍認為,真正讓學生具備終身發展的能力,既是社會進步對人才的需要,也是所有家長樂見其成的結果。
“中小學校不僅要積極行動、落實‘雙減’,還需理性引導、帶動家長,培育全新的學生發展理念,開掘有效的減負行動策略,家校聯手才能夠更有效地促成‘雙減’政策持續有效推進。”吳麗萍說。
“雙減”背景下,學校變“常規考試”為“學科素養考核”,重塑教育評價體系,以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學習情感和態度為評價的重點,實現全面發展育人目標,讓學生學習更好地回歸校園。
后小河小學二年級學生張宸溪剛參加完看圖寫話活動,獲得兩顆小水滴貼紙,“以前考試做一張大試卷,很緊張,今天的考試不僅不緊張,還在玩的過程中學到很多太空知識。”
“這是學校第一次進行全學科‘樂考’設置,一二年級通過看圖寫話、猜字謎等游戲形式展現學生語言表達、動手實踐、思維創新等學習品質。”后小河教育集團西緝虎營教學部主任谷琳介紹。
按照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的通知》,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其他年級由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期末考試;初中年級從不同學科實際出發,可適當安排一次期中考試。
臨近期末,山西多地學校將一二年級的期末考變成了闖關實踐活動,以“助力冬奧會”“冰雪嘉年華”等為主題,設置猜字謎、拼圖形、科學小實驗等游戲,涵蓋全學科知識,將語言表達、動手實踐等融入無紙化闖關游戲之中,寓學于樂。
“考什么”正在影響“教什么”。“評價方式的變革必然會影響教師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的變化。項目式的綜合考察,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孟麗表示,“樂考”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不僅檢驗學生們的學習成果,也是對“雙減”實施效果的“考核”。(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