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凱
談及演員,勢必不能忽略其塑造的屏幕或銀幕形象。對于蔣欣,一定繞不開“華妃”。這是她演員身份真正得以大眾凸顯的重要形象標識。論者、觀眾多對蔣欣飾演的華妃會不吝贊美,稱“蔣欣之后,再無華妃”,而再審視這句話,我在想的一個問題便是“華妃之后,蔣欣是誰”。
誠然,雖然系童星出道,一直堅持拍戲,乃至已在《天龍八部》中飾演木婉清一角,但在“華妃”之前,“蔣欣”在娛樂圈始終沒有得以顯著的標紅。一直到出演“華妃”,蔣欣終于憑借扎實的演技而被大眾所關注。
外界都在期待《甄嬛傳》之后的蔣欣會以什么樣的影視形象“再度出圈”,但很顯然,之后“抗日神劇”《箭在弦上》中堅韌、冷峻的復仇者形象,《守婚如玉》中的年輕漂亮、干勁十足、陰險狠毒的小三形象,以及《老農民》中灰頭土臉的“心機女”都不是被外界所期待的答案,乃至令人失望。而審視此類劇集的出演,除對鞏固口碑度、知名度毫無助益外,恐怕都會損害好不容易積攢來的觀眾滿意度與忠誠度。這對于一個在圈內摸爬滾打那么久,剛剛憑借一個好角色獲得觀眾認知的演員來說,實在是一個帶有危險的挑戰。由此不禁疑惑,“華妃之后”的蔣欣應該手頭握有較為優勢資源,她怎么就不好好挑挑戲?
看了很多蔣欣的訪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總在說著“試一試”。小的時候藝術團招生,其實蔣欣什么都不會,可是她想去,也就是因為她腦子里的“我為什么不能試試”這句話就真的讓她去試了試。結果后來在排隊過程中,被電視臺工作人員問“要不要演戲”。她自然也還不懂演戲,但還是去“試一試”,結果參與電視小品《誰之過》,并獲得當年全國比賽二等獎。十六歲時,蔣欣想要去北京、當北漂,父母問她是否確定,她說“想試一試”,結果考中戲失敗,受到打擊再也沒有考學。《甄嬛傳》劇組選人,蔣欣最初被設定的角色并非華妃,因為導演鄭曉龍覺得蔣欣更加適合端莊、文靜氣息的角色,而蔣欣在通讀劇本后被華妃所打動,主動要求試戲,導演鄭曉龍說這并不適合她,她說“都沒試怎么就知道不合適”,就這樣“試”出了華妃的角色。
當然,一直到《歡樂頌》中“樊勝美”的出現,我們再次看到了蔣欣作為演員的高光時刻。樊勝美可以說是蔣欣繼華妃后第二個最重要的屏幕形象,原因在于,她本人出生于新疆烏魯木齊,后到北京打拼,打入娛樂圈的經歷,更多有“尋夢”的注腳,與從邊遠小鎮到上海打拼的樊勝美形成了貼合或呼應。
從清新、嬌媚又略帶俏皮的木婉清到可恨、可憐又不乏些許可愛的華妃,再到本性善良、不安現狀又充滿虛榮的樊勝美,蔣欣把每個屏幕形象都塑造得充滿血肉,這三個人物形象也似乎成為外界定義蔣欣演員階段的幾個關鍵節點。在“樊勝美”之后,蔣欣另一個差點成為代表性角色的就是《小舍得》中的“田雨嵐”,但也是在這個人物身上,我們看到了她的某些局限。
相比孫儷、姚晨等女演員,蔣欣顯得有些“不扛劇”。她在擔任配角時熠熠生輝,而做女主的時候總是欠缺了一些亮點,這其中就跟她在表演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模式化與痕跡化有關。尤其在時裝劇中,蔣欣的呈現常常太有“演戲感”,端著一副架子,持著一種腔調,擺著一種表情,鉚足了勁往角色里鉆,但是這樣的表演便可能給屏幕前的觀眾帶來“生疏感”與“隔離感”,有時就失去了一些“真實”的魅力。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在《甄嬛傳》中的蔣欣因“很有戲”而被觀眾所喜愛,而在后來的時裝或現實題材劇集中也因“很有戲”而無法調動觀眾情緒。在《小舍得》中,可以明顯感受到蔣欣與宋佳的表演差異:宋佳的表演更加無痕跡,所以少了刻意、多了自然。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她的最新作品《功勛》之《申紀蘭的提案》中。首先需要承認的是,此次演出對蔣欣本人而言是一種突破,盡管她并非首次扮演農村女性。申紀蘭是現實存在的全國勞動模范、“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蔣欣不僅還原申紀蘭人生經歷,且嘗試還原了上世紀中國農村的女性外貌形象。那些所謂的有關蔣欣身材評論的“壯”或“胖”的字眼,反而成為了她演繹人物的加分項。據悉,申紀蘭扎根農村土地,從未離開農村,長期從事勞動而身材高大、結實有力。導演林楠拍攝時第一個就想到蔣欣,因為導演覺得臉上有點肉的姑娘笑起來會特別燦爛、明亮,乃至那種笑容可以驅散生活所有的苦難。從蔣欣一出場那身農婦裝扮,以及操著一口山西方言,可以發現,蔣欣是進入到人物中了,這次她不會是華妃,不會是樊勝美,她就是申紀蘭。然而盡管如此,當她和倪萍扮演的婆婆同時出現時,觀眾再次看到了那種“演戲感”。
對于蔣欣這樣的演員,努力與態度從來不是問題,即便她在一些劇集的演出不盡人意,似乎外界更愿意歸因于她的“不挑戲”——她曾經說過,不想為自己設立框架,班底、發行、播出平臺從不是她考慮的因素,拍戲本身就是一種幸福——而不愿去懷疑她的實力與演技。我們當然可以認為,演員還是應該珍惜自己好不容易獲得的口碑,應該好好選擇角色(起碼應該是合適的角色),鞏固演員形象;但另一方面,也許有些疑惑也未必那么難以理解,也許蔣欣就是在享受著不同的角色,或出彩的,或“平庸”的,這都是“試一試”所使然。沒有“學院派”背景,始終是蔣欣心頭一個很難繞過去的坎兒,她也曾說自己不會去挑選角色,也是因為她大學專業教育的缺失,她覺得需要數量足夠多的實實在在的表演經驗才有可能彌補她理論學習的缺陷。希望在這樣的過程中,蔣欣能夠體驗足夠多的人物角色,打磨自己的演技,維持和維護她自己認定的那份屬于自己的演戲的幸福。
(作者為電影研究博士后、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師)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